综合服务让创业更接“地”气
浙江德芯研制的自主可控抗辐照电源芯片 受访者供图
众创空间
作为浙江特有的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对原有科创资源整合提升,这个集孵化、研发、成果转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平台,正在成为包括德清在内的地方产业创业创新新引擎。
“在技术开发方面,我们有点底子,在企业创办和运营上,却真的是一群‘小白’。”入驻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以下简称地信小镇)已有4年的黎旻懿,在谈及企业初创时表示,借助小镇在导入市场资源、促成高校对接等方面的帮助,公司的卫星遥感监测平台,才能逐步完成对“天、空、地”的解锁。
2014年,即将从武汉大学毕业的黎旻懿,通过一场校园招聘得知了远在500公里外的德清,正在筹划一个以地理信息产业为特色的众创天地。经过一番实地考察,黎旻懿落户小镇并参与成立了德清数联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联空间)。
几年发展下来,黎旻懿和他的公司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蜕变,也伴随着地信小镇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出现,让众多和黎旻懿相同的企业享受到高质量的实验平台和专业服务。
作为浙江特有的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对原有科创资源整合提升,这个集孵化、研发、成果转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平台,正在成为包括德清在内的地方产业创业创新新引擎。
转型再升级培育新动能
“几乎和综合体的创建同步进行,仅仅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研发投入不过1000万,就研制出了一款技术领先的芯片,与一款满足‘国产化、微型化、智能化’需求的SIP芯片,实现了自主可控。”浙江德芯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德芯)总经理郭虎表示,完成这一挑战,除了自身的研发团队,完善的政策保障也非常关键。
2017年盛夏,浙江德芯落户莫干山国家级高新区,享受到高新区及德清地信小镇提供的资金、税收、办公场地以及人才奖励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令他没想到的是,在系列政策福利支持外,一个新的“红包”正悄然降临。
同年10月,《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正式发布,明确了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集聚公共科技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产业公共服务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制度背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为承载更多优质企业,加快地信产业的新动能培育,德清县积极响应,以地信小镇为依托,集聚整合相关科创服务资源,打造形成了以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大楼为主平台的综合性平台,并于2018年1月被列入首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
“此后,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个国家、省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融入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综合体蕴含的创新能力越发强劲。”德清县科技局副局长陈海建说。
地信综合体的落地,给郭虎带来了顶尖的科研实验资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目前两款芯片研制完成,今年就有望达到千万的销售额并逐年倍增。”郭虎表示,作为首家德清自主培育并快速产业化的芯片企业,感受到了德清的高科技、高效率、高视野,也期待通过综合体进一步提升企业含金量和创新效率。
在郭虎看来,要在专用芯片市场占据有利位置,企业还需加大研发投入,小镇内也有不少硬核企业,以及综合体可对接的国内高校院所等科创资源,企业未来将对此加深利用。
#p#分页标题#e#陈海建则表示,综合体以产业的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主要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载体,高效整合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目前已有八家顶尖研究院入驻综合体,为初创企业营造有利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和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
打造核心平台为创业赋能
280余家地理信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左右,这是德清地信小镇去年取得的成效。
对此,德清县委县政府有着清晰的认识。陈海建告诉记者,在这庞大的企业队伍中,尚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微企业仍有相当大的占比,需要为此持续拓展产品、技术、数据和人才等创新资源社会化供给与需求的对接通道。
据了解,在综合体设立以前,当地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就地信小镇内初创企业的特性以及存在的痛点进行了分析摸排,发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均有缺位。综合体启动建设后,针对企业人员教育培训的地理信息人才库服务中心便最早开始运行,至今进行了近20个班次的教育培训。
此外,针对入驻企业轻资产且多以数据采集、加工为主的特性,当地聚焦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应用四大环节,在综合体内设立了硬件共享、算力共享服务中心,合计5个服务中心,作为双创服务的核心平台。
“动辄三五十万的一台仪器,对初创企业来讲,确实是一项负担。”数联空间副总经理黎旻懿说,政府拨款支持的同时,小镇企业也在积极参与,数联空间便投入了一台三维激光扫描仪,后续还将增加支持。
“不止是设备,专门的操作人员,共享中心也在持续招募,往后企业需要设备使用,将和呼叫出租车一样方便。”陈海建介绍道,为突出五大中心的公益性,综合体对共享中心设备使用进行了规范,企业只需按市场价的50%即可进行设备租赁,能帮更多入驻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据悉,硬件共享中心已与省内外24家企业签订原值高达8300万元的设备共享协议,测量作业用无人机等40台(套)价值1622万元的设备即将购置。此外,算力共享中心则与联通大数据中心达成合作,将采购50余套建模软件。陈海建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现有园区企业数量初步测算,仅硬件和算力共享中心每年就可为园区企业创收5亿元以上,其中节约成本2亿元以上。
结合新业态催生产业裂变
“我们公司致力于通过三维空间信息技术,在细分领域提供解决方法和应用。”黎旻懿认为,基于数据优势和硬件产品,开展测绘遥感应用服务,企业的服务范围已经涉及轨道交通、数字文博、海洋监测等,还有望更进一步。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业态赋能产业发展,正在加快推动地信产业从数据获取等产业链前端向应用与服务等中后端拓展延伸。正如“互联网+”,为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地理信息+”的发展序幕也悄然开启。
为此,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对科创服务持续优化的同时,也开始着眼于构筑多元融合的“地理信息+”产业格局。
“在综合体内,关于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的测试区域正在加快建设。”德清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封闭测试区已进入施工阶段。此外,当地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上签订的82个“地理信息+”合作项目也在综合体的配套服务下全速推进。
据了解,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还将实施全球地理信息服务商计划。旨在支持全球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机构和人才开展技术研试、软件开发,并以此为契机,提升综合体的创新服务水平。
#p#分页标题#e#“导入外部创新、产业资源,提升内部服务能级,双管齐下推动德清地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地理信息+’,也能加深更多人对地信产业和湖州德清的印象。”陈海建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