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在京共商现代粮食供应服务与多边合作相关议题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尹力)如何推动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提升粮食流通水平和效率、促进粮食国际投资与合作……5月31日,首届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与投资国际论坛在京举办,多位专家深入探讨现代粮食供应服务与多边合作相关议题,希望能提升粮食流通效率,助力粮食供应服务加快转型,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论坛是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负责承办。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韩卫江谈到,全球人口和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对粮食生产和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对传统经营模式产生着巨大影响。经贸领域单边主义抬头,也严重影响了国际政治生态和贸易联通。地区粮食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为区域粮食安全带来风险。地区经济增长减缓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状况的主因,对此,我们需要在做好粮食生产和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他提到,中国粮食供给总量是充裕的,但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并不稳固,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长期看,随着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仍处在上升通道,保障粮食供给的压力依然很大。官方将继续放宽企业开展各项业务条件,积极推进外国高端人才和高质量服务的引进,促进全球粮食贸易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粮食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推动粮食经济在更高层次上高质量发展;推动粮食供应链加快创新,实施以“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为内涵的“五优联动”工程,整合从粮食采购到生产、销售、消费的全链条。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首席代表罗世礼谈到,中国有一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但非常不幸的是,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足够粮食去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于饥饿,还有很多人遭受到营养不良的危害。《2019世界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在2018年,全球53个国家的1.3亿多人遭受饥饿。
要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这样的一个不良势头?他认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国需要支持农民获得最新的科技和信息,同时通过国际合作,以现代化的科技和技术来提升农业活动的效率。很多粮食的供应链只能触及到城市地区,这就需要调整供应链体系,特别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国际社会以及私营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于旭波提到,未来粮食供应链发展将在三个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一是新技术与粮食供应链发展相“融”,从而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二是新投资与粮食供应链发展相“适”,通过加大资源投入,推进现代粮食供应链向更高水平迈进;三是新机制与粮食供应链发展相“合”,构建科学化的组织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粮食现代供应链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论坛上,他号召粮食行业龙头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国际大型粮农企业的成功经验,尽快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并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粮食供应链效率的系统提升;另一方面要积极深化对外合作,建立以信任、合作、共赢为基础的伙伴关系,互通有无,促进全球粮食贸易发展和农业资源互补。(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