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管行业将迎“变局”
12月2日 (夏宾)随着四大国有银行在11月先后宣布拟设立理财子公司,中国资管行业将迎来重磅“玩家”,也把理财子公司的设立推向高峰。
数据显示,包括四大行在内,目前已有20家银行公告拟设立的理财子公司,注册资金总规模超1100亿元人民币。
今年年内,关乎中国资管行业发展的三份文件相继出台,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催化剂。
4月27日,资管新规出台,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应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9月28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明确商业银行需设立理财子公司;10月19日,《商业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对银行理财子公司各项业务开展给出详细规定。
上述三份文件犹如一声起跑枪响,让中国资管“赛道”在半年多时间内增加多名“选手”,也将改变原先格局。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指出,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有利于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将给银行资管业务带来三方面的本质性利好。一是业务边界拓宽,理财业务成本降低;二是相较于通道业务更规范,主体风险更小;三是独立性更强,更利于监管。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特别提到,新规明确理财子公司可直接投资股票,加上之前公布的银行理财可通过投资公募基金来间接入市,这对于市场来说意味着增量资金,并且会给基金行业带来一定的竞争。
杨德龙预计,未来银行委外资金会有部分交给子公司直接管理,而理财市场竞争的加剧,从长远看也有利于提升整个理财市场的效率。
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理财子公司对非银行科技机构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放开了银行体系外的销售渠道。
明明提醒称,理财子公司职能与公募基金趋同,但理财产品风险偏好仍未抬升,或对公募基金产生挤占和冲击,而银行理财子公司投研能力存在瓶颈,短期内委外仍是主要方式,人才争夺战即将打响。
“未来,独立法人子公司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开展资管业务的主要模式。”中国银保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文红撰文称,资管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正式落地对于强化理财业务风险隔离、优化组织管理体系、逐步打破刚性兑付、推动理财业务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具有重要意义。
李文红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消除金融机构监管套利的外部因素,还需疏堵结合,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为资管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