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联瑞“掌门人”李晓冬:做全球硅微粉行业“领跑者”

网络 林晓舟 2019-09-03 11:09  阅读量:8701   

  中新网南京9月2日电 题:江苏联瑞“掌门人”李晓冬:做全球硅微粉行业“领跑者”

  记者 朱晓颖

  “我曾经一心想的都是怎么退出。”谈起“掌舵”企业的历程,“70后”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冬近日在南京这样告诉记者。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冬。公司供图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冬。公司供图

  一家江苏本土乡镇企业,成长为全球先进的电子级硅微粉行业“小巨人”,公司两代人为之付出30余载心血。对大多数家族企业都绕不开的“接班”之问,李晓冬从坚定的“退出者”变成“坚守者”。他率领下的公司目标明确:做全球硅微粉行业“领跑者”。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冬。公司供图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冬。公司供图

  位于江苏北部的连云港市东海县,以盛产水晶闻名。当地石英原料资源丰富,李晓冬的企业发端于此。

李晓冬在开会。公司供图

李晓冬在开会。公司供图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物质生活还不富足,彩色电视机刚刚流行。响应彩电材料国产化的号召,李晓冬的父亲李长之1984年在东海创立了东海硅微粉厂。这间国内最早研发生产电子级硅微粉的企业,最初占地约500平方米,有十几名员工。

李晓冬在开会。公司供图

李晓冬在开会。公司供图

  上初中开始,李晓冬周末常随父亲吃住在厂里,对生产条件再熟悉不过。那时的“高科技”车间,现在看来更似手工作坊。

  “破碎大块石英石,工人要用大锤子敲砸。从石英粉中挑砂,必须在光线好的白天进行。工人围坐一排,在铺满粉末的塑料纸上,凭眼力一点点‘淘砂’。”李晓冬回忆说。

厂房。公司供图

厂房。公司供图

  1995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相关专业毕业,李晓冬一心向往大城市星级酒店这样工作环境的职业。后来回连云港做了5年公务员,他拗不过父亲一再“强烈要求”,回到了公司。

高科技设备。公司供图

高科技设备。公司供图

  此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前端关键材料,球形硅微粉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及基板,在航空、航天、汽车、物联网及特种陶瓷等高新技术领域有诸多应用,世界上只有日本、韩国、美国等少数国家能生产高档球形硅微粉,且禁用于中国军工企业。

  那时,中国企业购买球形硅微粉要接受调查,关键材料技术被“卡脖子”。

公司内。公司供图

公司内。公司供图

  不情愿地回家“接班”后,李晓冬开出条件:去日本考察。“其实我是带着偏见回去的。去日本,一是想找个懂行人把厂子卖给他,二是看看我们和世界先进公司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正是这次“心猿意马”“歪打正着”的日本之行,让李晓冬受到极大触动。

#p#分页标题#e#

  他向记者坦陈,第一个感觉就是“很崩溃”:中日工厂的装备、工艺、产品、人员素质悬殊,“高端球形硅微粉放大一千倍,日本的产品颗粒可做成精密的乒乓球状,我们的还是不规则的碎石状。”

公司内。公司供图

公司内。公司供图

  日本硅微粉公司的环境整洁,生产效率高,员工有归属感,老板也很赚钱……这些“第一印象”刻在他脑海中。

  “可以说,硅微粉产品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工业水平。我们还停留在简单加工的阶段。”回国后,李晓冬立刻启动高端球形硅微粉立项,“七顾茅庐”邀请国家超细粉体中心的燃烧技术专家合作。

  经过15年不懈努力,李晓冬率领的团队打破了国外先进企业技术封锁,实现高端球形硅微粉国产化,建成国内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填补了空白。其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5G通讯、军工等高新技术领域。

  “我们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储备,是在技术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点一滴积累。”他说,这15年来,从生产技术路线、工艺参数的确定,到整个生产流程关键环节硬件的设计、组装、安装、调试,以及软件的设计、植入,全都依靠自主完成,形成了球形硅微粉生产全体系的自主产权。

  “如今我们的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了日本住友、松下、美国3M等行业巨头的供应商。”他说。

  李晓冬告诉记者,公司至今保持着2项国内“单项冠军”:2009年以来环氧模塑料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013年以来覆铜板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这两种主打拳头产品,占公司年销售额的70%以上。”

  从一心退出,到选择坚守——看似简单的“转念”,在李晓冬心中却“拉锯”了多年。回望历程,他感慨道:“伴随企业发展壮大,我也不断成长。专注一个行业会越来越简单。”

  他的未来规划明确:带领企业向全球硅微粉行业“领跑者”目标继续迈进。(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