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卖货郎”,卖出大不同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38  阅读量:19749   

  三代“卖货郎”,卖出大不同——看消费市场的时代变迁

  新华社上海11月29日 题:三代“卖货郎”,卖出大不同——看消费市场的时代变迁

  新华社记者周琳

  98岁的刘奶奶曾经挑着扁担卖水果,收的是票证;她的儿子——64岁的刘晓兵是大润发超市的第一批分店总经理,就职于南京、扬州等地,他丰富着货架,让消费者选购;如今,刘晓兵的儿子——34岁的刘亚在上海工作,是新零售代表“淘鲜达和盒小马”的资深专员,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成了消费的新业态。三代“卖货郎”,卖出哪些大不同?通过他们的视角,一起来看消费市场的时代变迁吧。  

  看品类:从一个村,到一个城,再到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奶奶在江苏扬州。她将村里的水果采集批发,送到位于上海、南京等地的小卖部。村里每人几百斤,一般是苹果、梨子、桃子居多,夏天还有西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零售行业面向外资的大门逐步敞开,外资超市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刘晓兵1999年加入了大润发,他回忆,那会儿采购生鲜产品的最远距离,是离门店200公里的蔬菜产地。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他们将蔬菜摘好分类,做成净菜。2003年左右,超市引进了来自挪威的三文鱼,“我们把鱼切得像豆腐丁那么小,放在盘子里请顾客品尝,那真是花了血本啊。”一家门店一天销售了两条三文鱼,把大家都激动坏了。

  而如今,刘亚在上海卖着非洲的刺角瓜、南美的雪莲果、泰国的罗望子、马来西亚的南阳红香蕉,线上线下产品来自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手机轻点即刻送达。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进口食品142.9万批、5348.1万吨、58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9%、36.5%和25%。近5年间,进口食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5.7%。

  看服务:从一根扁担,到一个货架,再到一个大数据系统

  靠着一根扁担的脚力,刘奶奶把水果卖到了村外。

  而到了刘晓兵这里,想要赢取消费者的青睐,“品质”成了关键词。每天他7点就到达门店,去生鲜的摊位溜达一圈,看看油条面包的品相、查查商品库存的数量;货架按照品类整齐摆好,让消费者能第一时间找到商品;快到开店门时,他还走到门口的排队区,和消费者问声好,做个满意度调查。那时候,每逢烤鸡促销,他都要提前和柜台确认好标签是否已更改,库存是否足够。

  在刘亚看来,“线上线下怎么融合”最重要。每天到店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数据:根据数据库里商品进销存的变化精准进货和库调,遇到促销,在后台一键设置,所有的子价签就全部更新。

  到了巡店时,他都要先去快拣仓看看,大数据精准测算出的畅销商品都在这里摆放;商品到达合批区,会被工作人员分拣到不同的包裹中,最终交给骑手。刘亚测算,线上的客源占了半壁江山。

  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2014年增长1.6倍。网络零售规模不断壮大,正在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看口碑:从一杆秤,到一个快检室,再到智能零售业态

  刘奶奶挂在口边的,是一杆秤的诚信,那时候她的绝活,是手拿水果,就能估算出大概的重量,童叟无欺。

  可刘晓兵认为,物美价廉是第一位的。最早,超市里用油什么时候该换,大师傅凭几十年的经验严格把控;到了2003年前后,公司引入了试纸检测,一些样品还会定期送到国际知名的检测公司;现在,快检室就设在超市内部,时刻送检。

  安全问题在刘亚这里,变成了底线。只有安全不够,还要让消费者吃得新鲜、美味。大龙虾、芒果等生鲜产品一周内必须从产地运过来,猪肉等重点产品实现全流程追溯,最长1个小时必须送到消费者手上。

  随着大数据应用、智能零售、移动支付和物流网络发展壮大,线上线下相融共赢,消费正在开拓新模式。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66262亿元,年均增长15%。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未来,无人驾驶会不会让零售卖场无处不在?机器管家能否实现“人未回,货先到”?全球物流是不是让全球商品流通更快、更鲜?一起期待“卖货郎”的大升级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