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失聪女孩,用无声舞蹈惊艳央视:我要做打破孤岛的鲸
世界上有一条最孤独的鲸鱼,发声频率与其他鲸鱼都不一样。
她的频率有52赫兹,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鲸鱼孤身一人,穿越数千英里,从太平洋游到大西洋。
唱歌没有人听见,难过时也没有人理睬。
歌手周深,把这只鲸鱼唱进了歌里:“我是只化身孤岛的蓝鲸,有着最巨大的身影……而大海太平太静,多少故事无人倾听。”
00后女孩晓婷就像这条鲸鱼。
她先天失聪,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从小到大,舞蹈就是她与世界的连接方式。
科技的发展和听障辅助设备的进步,给她打开了另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女孩与世界产生了更深入的连接。
以下是关于她的真实故事:
沉默世界,绚烂舞蹈
女孩剪了一个光头。
一头短短黑黑的绒毛,包着她漂亮的脸蛋,显得有些突兀。
别的女孩剪了光头,都躲在病房里,她偏偏要出去逛街。路人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她,她也不怕。她说:“我很漂亮。”
2018年,为了装上人工耳蜗,刚上初二的晓婷把头发剃光了,接受手术。
她从2岁开始,被妈妈送到了特殊培训学校。
虽然听不见声音,她在学校学会了读唇语,也能缓慢地说出一些话语。尽管对初次见面的人来说,她的发音常常难以听懂。
出院那一天,她去到舅舅家反复照镜子,一边照,一边缓慢又认真地说:“我还挺好看的呀。”
妈妈怕同学笑话她,给她买了帽子,她也不戴。她顶着个大光头,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直接去了学校。
剪了光头的晓婷在公园里撒欢
从小到大,她的身体里都蕴藏着绚烂的生命力。
尽管她听不见这个世界的声音,但她一直渴望与世界保持连接。
她热爱舞蹈。在听不见声音的日子里,舞蹈是她和世界最直接的连接方式。
小学一进学校,晓婷就被老师选进了舞蹈队。老师发现她舞蹈跳得好,有感觉,经常让她担任舞蹈队中心C位。
为了让晓婷舞蹈上有发展,妈妈借钱送她周末去上舞蹈培训班,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开始接触舞蹈时,晓婷听不见音乐。
她就通过脚尖感觉音乐鼓点的震动,努力记忆动作。有时候,连音乐的震动声都感觉不到,她就在心里默默数拍子,跟上节奏。
她的观察力极强。尽管听不见声音,她去正常人的舞蹈学校时,都能跟得上同伴一起跳舞。
为了舞蹈,晓婷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眼泪。平时训练和比赛日程紧张,凌晨两三点睡,五六点起床是常事。
有一次上台跳舞,她累得难受,眼前突然黑了几秒钟,却还是强撑着完成了比赛。哪怕已经累成这样,她都没有叫过一声苦和累。
舞蹈将她送上了最高的舞台——中央电视台的少儿春节联欢晚会。晓婷穿着碧绿长裙,在舞台中央露出了灿烂笑容。
2018年,晓婷和朋友登上央视少儿春晚的舞台
晓婷妈妈在那之后,明显感觉到了晓婷的变化。她变得更有自信,更开朗,也更愿意跟朋友出去玩。
除了舞蹈,她也用各种艺术方式绽放着生命力。她房间里,藏着几十张她的获奖证书和奖杯。
广东省健美操决赛、中国啦啦操决赛、国际美术大赛……从舞蹈到美术,各种奖项数不胜数。
奖杯拿的多了,也就视为平常。
只有一个金色的5公里马拉松奖杯,晓婷格外珍视。她把它单独拿出来,高高地放在客厅里——这是她最自豪的比赛。
一开始,妈妈瞒着晓婷悄悄报了名。知道被参赛的时候,晓婷很害怕。她怪妈妈:“我走都走不完,你还帮我报名。”
妈妈说:“你去试一下,就算跑不完我也不怪你,但是你得去挑战一下自己。”
最后,晓婷不仅跑完了,还得了第八名——整个佛山顺德区特殊马拉松的第八名,参赛选手里还有不少大人。
从此,晓婷变了。很多以前不敢的事情,她都敢去尝试。
妈妈告诉她:“不要还没开始做就放弃。你得去试一下,你怎么知道就不行呢。”
“送她去跳舞,帮她报名马拉松,都是为了让她走上更大的舞台,她就更有自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到了她这份自信。”晓婷妈妈欣慰地说。
登上央视少儿春晚的舞台前,晓婷对妈妈说了一句话:“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活的比一般人更好。”
晓婷和听障同学们,感受老师鼓声震动,把握舞蹈节奏
不抛弃,不放弃
晓婷一出生就听不见声音,但没有人发现。
幼儿园老师带了她半年都不知道。她很聪明,能跟着小朋友一起吃饭,上厕所。
她喜欢跳舞,一岁多就会跟着外面商店的音乐声跳舞。妈妈后来才知道,她听不见,是看着音箱上的灯光闪烁舞动。
直到两岁,她还不会说话。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她是先天失聪。
妈妈从小给她灌输:“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没有回答别人,因为你听不见。”渐渐地,她可以接受和别人不一样的现实。
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喜欢交朋友。
晓婷经常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看着你笑。看着她的灿烂笑容,你不会认为她是一个和正常人不太一样的女孩。
但她仍然有点自卑。她家楼下有一家美宜佳超市。全家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她一直不敢自己下去买东西。
晓婷的家庭不太宽裕,却给了她最大程度的温暖与支持。
她有一个10岁的弟弟。爸爸是货车司机,妈妈在工厂里打工、做钟点工补贴家用。她爸爸妈妈是小学同学。
上小学的时候,班里就有人笑他们俩。晓婷妈妈害羞,从来没承认过。
查出来晓婷是先天失聪之后,晓婷外婆担心她爸爸不好受,对晓婷爸爸说:“你不要嫌弃她们两母女呀。”
晓婷爸爸说:“我辛苦点没关系,就是你女儿跟着我受累了。”
听了这话,晓婷妈妈突然嚎啕大哭。在此之前,这个坚强的母亲带着晓婷在各大医院东奔西跑,就是没掉过一滴眼泪。
小时候,晓婷与妈妈的合照
晓婷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承担不起人工耳蜗的费用,长期只能使用助听器,但作用微乎其微。外界的声音,对她来说是个不可知的黑洞。
她跟妈妈说话,必须要把妈妈脸捧着,扭过来看着自己。因为听不见,她以为每个人都跟自己一样,要看着对方才能听到。
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妈妈每个月收入1200元,晓婷特殊培训要2800元,全靠借钱和外婆补贴支持着。
老师知道他们家庭困难,劝晓婷妈妈:“你去我们的分校吧,学费能便宜一半。”
晓婷妈妈没有一秒犹豫,直接摇头:“我不去,肯定一分钱一分货。就算借钱,我也要给我女儿最好的。”
2020年7月的最后一天,晓婷考上了广州市启聪学校,全广东省最好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在她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本校直升,外校的学生全省就考进去了三个,她是其中一个。
晓婷走出中考考场
晓婷妈妈为女儿无比骄傲,但同时也为其他失聪孩子的境遇感到伤心。
晓婷的初中同学是她好闺蜜,也是先天失聪,成绩和她一样优异。
这个孩子本来同样很有希望考上这所高中,但她爸爸连报名都不给她报。她现在只能留在佛山,读一所没那么好的学校。
将晓婷培养长大的15年里,晓婷妈妈见到太多这样的失聪家庭父母。
有的因为经济困难,不得已放弃通过人工耳蜗手术恢复部分听力的机会。
在很多家长眼里,这些特殊孩子的出路,无非就是等到18岁,能够自理找个厂去打工。
“可能其他家长觉得他们没有多大希望了吧,但是我不觉得。只要有好的环境培养,他们真的可以比一般人更加优秀” ,晓婷妈妈说。
在晓婷的康复训练和培养上,妈妈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投入和努力,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
晓婷每一次演出,她都坚持自己在场。
有一次晓婷在深圳比赛。妈妈刚上完夜班,回来没有睡觉,就直接坐车往深圳去。
“哪怕是一整天没有睡觉,我都没有觉得很困,就陪着她去比赛。”妈妈说。
由于从小上的是特殊教育学校,如今,晓婷正在追赶普通高中的学习进度。每天5点起床,中午连午休的时间也舍不得睡觉,都用在了学习上。妈妈看着心疼,但晓婷没叫过一句累。
老师给晓婷颁发奖品
晓婷数学成绩最好。她喜欢数学,喜欢攻克难题的成就。
她的心愿是,以后能考上北京联合大学(相当于特殊学校的清华北大),从事计算机专业。
只是妈妈和晓婷的心里,对未来仍有隐隐的担心。她们盼望有一天,晓婷能像正常人一样,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和人们正常交流。
幸运的是,这一天,终于因为AI技术的突破提前到来。
用AI打破孤岛
妈妈问晓婷,听到声音是什么感受?
她说,像泰山一样高的高兴。
2018年,晓婷13岁,获得了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机会。在医院病房里,她第一次听到妈妈的声音,笑的停不下来。
晓婷说,她最喜欢听的声音是音乐,和妈妈说话的声音。
装上人工耳蜗后,妈妈炒菜说没有盐了,她拿着手机咚咚咚就跑下去了。
住在这栋楼里这么多年,这是她第一次自己去美宜佳买东西,没有叫弟弟陪。
但她听到的声音,仍然与正常人有着很大差距。人工耳蜗传到她耳朵里的声音,大部分都是噪音,没有细节。
志愿者们到她家做客,围着一圈挨个跟她说话。妈妈问她,谁的声音最好听。她困惑地摇头。
她只能听出来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女人的声音是尖细的。但每个人之间的声音差别,她无法辨认。
幸运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新的希望。
晓婷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告诉她,有公司研发出了应用人工智能降噪技术的新一代人工耳蜗,对噪声处理性能方面有很大提升,她可以选择试戴。
得知这个消息,晓婷和妈妈兴奋极了。
试戴新一代人工耳蜗第一天,晓婷和妈妈一起去顺峰山公园游玩。
突然,远处传来了鸟叫声。
她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声音,不知道是什么,到处去找。妈妈告诉她,这是鸟叫。
她说:“妈妈,是两只鸟的声音。”
妈妈惊讶了。她从来没有想到,晓婷不仅能够听清鸟叫,还能辨认出是两只鸟的叫声。
晓婷和妈妈在公园里游玩
妈妈骑着摩托车带她回家。她告诉妈妈:“妈妈你的电话响了。”
在摩托车巨大的轰鸣声中,她认出了手机微弱的铃声!
晓婷试用的新一代人工耳蜗产品,是由腾讯公司多媒体实验室研究团队和国内人工耳蜗设备厂商诺尔康合作研发的。
之前,也有一些科研团队和机构,做个相关的技术研发探索,但受限于人工耳蜗产品非常有限的算力等条件,一直没有较好的落地效果。
半年前,腾讯的多媒体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找到了诺尔康,搭建了一套全新的算法模型。
通过带有蓝牙连接功能的体外机,和智能手机上语音App连接,借助腾讯技术团队多年积累的人工智能降噪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采集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帮助佩戴者听得更清楚。
晓婷说,戴上新一代人工耳蜗后,世界变得更“吵”了。晓婷开始嫌弃爸爸吵,还有弟弟涛涛吵。
她说,他们的声音大,听了头疼。
实际上,爸爸声音大,是因为之前说话她总听不清,才养成了大声说话的习惯。晓婷听力变好了,爸爸却还一下子改不了习惯。
之前妈妈叫她,要跑过来拍拍她。现在,妈妈在客厅叫她,她在房间都可以听到。
如今,晓婷甚至能听到风的声音,和风打耳机的声音。
她开心地跟妈妈说:“是不是到了下一次更新,针掉地下的声音都听得到了?”
晓婷的背影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像舞蹈女孩晓婷一样的听障人士,中国有2780万。而这2780万听障人士,通过科技填补自身缺陷的,不到5%。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给听障人群带来新的希望。
9月27日下午,腾讯公司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诺尔康等机构和厂商,召开了“天籁行动”新闻发布会,希望通过开放人工智能降噪技术,为听障人士改变生活带来了一些希望。
作为新一代人工耳蜗的试戴者,晓婷穿着自己漂亮的长裙,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现场。
晓婷说,“我愿意把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希望和我一样的人们,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