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达征服世界,全球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品牌——专访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

中国网 叶子琪 2023-06-15 13:43  阅读量:14337   

十年前,还在清华大学攻读航空航天专业的俞浩从校园望向世界,写下一篇文章,预计未来30年内世界制造业格局将从美国研发+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研发+全球本土制造。走出校园后,这个原本志在制造飞机的青年,机缘巧合投身于智能清洁行业,用造飞机的决心和实力,解决家庭清扫大事,并带领追觅站在了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阶段的起点。

过去30年里,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和企业家都成长离不开全球化的红利,包括市场、技术和管理接轨的红利,但是现在,全球化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当下,俞浩这一代中国青年企业家需要面对一道很重要的命题——时代变了,轨道变了,如何适应未来?

理解了俞浩的选择,就理解了追觅的使命,就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将以何种姿态面向全球。十年前俞浩所预测的世界分工,在现实中显现的速度加快,从某种程度上看,追觅创立这6年来探索的全球化路径也是未来30年内中国品牌最大机会所在。

新机会来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从宏观到微观,都需要着眼于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正身处一个新旧时代交叉的红利期,纵观过去50年人类所诞生的那些伟大科技企业,基本都来自于1948年香农的《信息论》,香农信息论奠定了人类通信数据百万倍提高的数学基础,由此诞生了ICT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它跟产业的结合不断加深。”俞浩表示,同一时间维纳还发表了《控制论》,提到机器人的数学原理,追觅的定位是希望能够成为《控制论》所带起来的一波新企业,这是未来30年非常重要的机会。

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的说,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者稳定状态的科学,诞生70多年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追觅的定位及其实现离不开当下环境的加持。

从宏观上看,全世界经济由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以科技+设计为代表的人文经济,另一个是以石油钢铁为代表的资源经济。在过去30年里这两点基本上都是被美国掌握,美国硅谷掌握科技,通过欧佩克组织掌握资源,所以,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完全美国主导。但是如今,这一套体系正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当中孕育新的机会。在俞浩看来,“未来三十年,会出现第二套生产体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重大的机会。”

作为世界上的两大经济体,中美竞争态势已经出现微妙变化。俞浩分析,中美竞争本质上面最大的挑战是创新的竞争,这个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的创新,产品创新本质上是消费需求导向的。过去中国企业在理解消费者这方面做得不够,更多是别人做好,中国企业稍微做一些修改。但是以追觅为代表的品牌,越来越重视消费者洞察,在产品创新层面,中国很多企业甚至超过美国。另一类是架构的创新,即颠覆式的创新。在过去的30年,美国不仅具备技术能力还具备商业能力。中国企业如果能够重视商业×技术的力量,完全可以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巨大的机会。

追觅亮相2022 IFA

中国制造蜚声国际的基础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日夜不停的对外输出,但这些廉价商品并不能筑造核心竞争力。不过,几十年来积累的制造业实力,叠加工程师红利,形成了新一代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7万多家。

在俞浩看来,日本和德国的工业核心竞争力是加工精度,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有希望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实现对于日本和德国的超越。如果做好全球化的制造和供应链布局,中国制造完全能够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时至今日,在机器人领域,我们与国外企业已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企业有机会实现像电动汽车一样,实现弯道超车或者开创性超车。”

事实上,追觅也已经做了这一点。 “五年前,我们做产品的时候,会把海外的产品拿过来,将其作为我们需要对标的产品。三年前,可能海外品牌所谓的标杆产品就是我们的底线。过去的一两年,我们现在的产品已经遥遥领先于国际品牌。”

追觅产品全家福

因此,俞浩对于未来30年的机会十分笃定,“随着我们对全产业链把握的越来越强,世界一定会形成这样的格局——全球资源、中国研发、本土制造、世界消费。”

新一代企业家的自觉性

拿着旧世界的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在新旧时代交叉的红利期,新一代企业家如果走老路,无法顺利承接时代赋予的红利。

俞浩观察到,上一代企业家的发展思路是,在产品和技术上倾向于选择填补国内空白,而新一代企业家选择做全球首创,在技术创新上叠加商业模式创新,这是两代企业家巨大的不同。“我们在做10万转马达的时候,用的轴承是日本进口的,因为之前只有日本和德国能够做得好,我们那时候就想,中国供应商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到了12.5万转的时候两边同时开发,到15万转的时候中国供应商已经搞定了,日本还没搞定,核心就是直接改性能。”在俞浩看来,创造比填补更重要。

追觅高速数字马达

创造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要求更高。俞浩认为,想要掌握这一轮时代红利,抓住未来30年的发展机会,新一代企业至少应该具备五种能力。

第一,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核心技术是一切的根本。据俞浩介绍,追觅目前在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方面都已经是行业第一。追觅一直坚持用尖端技术推动产品、品类创新,造出对用户真正有用,打动用户的产品。正如追觅科技的品牌宣言片——《造飞机的人去扫地》中所说,追觅科技希望用造飞机的技术和决心,帮助每一位用户、每一个家庭解决日常清洁问题,提升生活幸福感。

第二,基于创新的正向研发能力。俞浩认为,企业应该做好做消费者需求洞察,而追觅能够根据需求做正向研发创新,甚至是针对未来三五年的潜在需求做正向研发创新。

第三,建设全球最好供应链体系能力。过去,中国供应链主要优势是价格和速度,但现在要能建设技术能力更强、品质更好的供应链。俞浩透露,追觅带领中国高速数字马达供应商突破15万转/分钟技术之后,现在很多海外的厂商,想要追赶追觅的技术,都需要到中国、到苏州来找供应链。

追觅智能工厂

第四,建设全球销售网络的能力。过去几年,中国企业通过跨境线上销售渠道去搭建海外市场,现在追觅科技希望在一些国家能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和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目前追觅的产品覆盖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于2023年进驻中东非、印度、南美等新兴市场。

第五,建立国际化品牌的能力。这是与消费者、与年轻人沟通的能力,俞浩表示,在全球市场上,如何表达追觅的产品、设计及其蕴含的生活理念等等,是追觅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顺全球化趋势而为

在上一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中,松下和索尼代表的日本品牌占据了全球30%以上的市场,俞浩大胆推算,中国品牌,走向全球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当下这一轮全球化机会中,掌握以上五个能力的中国企业有机会占据全球70%的市场。

这并非难以实现。GfK海外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国产扫地机器人已占据海外市场近50%的份额,其中,东南亚和欧洲占比最高,分别为68%和55%。以追觅为代表的三家智能清洁企业在德国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

“追觅的愿景是,成为不断求索和成长的世界领域的科技企业,我们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动人类技术进步。所以我们把研发投到同行的3倍,投入到广义机器人的心脏和大脑(算法)上,将二者的应用到一个又一个的领域,源源不断产生技术复利。”俞浩所追求的技术复利正在全球涌动。

早在2015年,以“天空工场”成员为核心的追觅创始团队,开始从0到1做吸尘器最难、最核心的部分——高速数字马达。高速数字马达是追觅自主创新的起点,也已经成为追觅智能清洁产品的核心关键所在,作为行业内全球第一家高速马达转速突破18万转/分钟的企业,已将技术储备至20万转/分钟,真正实现了“中国智造”全面的科技反垄断。

现在,这个来自中国的高速数字马达陆续征服了全世界的家庭。2022年追觅海外业务同比增长近60%,电商渠道营收增长超200%。俄语区营收增长超350%;东南亚增长超450%;北欧增长超700%;西欧增长超150%。英法德荷比卢等西欧市场在2023年1-4月份较去年同比增长120%。

在追觅的出海方法论里,除了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还有对用户产品体验的追求、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操作、完善的售后服务。追觅会基于不同国家的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需求,针对产品进行定制化的设计。追觅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并不着急马上大规模上货销售,而是通过本地的“百事通”团队去洞察消费者的喜好,采取了“一市一样”的策略,根据区域化、本地化特征制定产品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解决方案。

从售后服务看,追觅科技通过自建团队以及与专业的本土客服外包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7*24全天候热线服务,可以及时响应当地市场的需求。目前在美国、德国等“主战场”都有当地的售后维修点。

“美国市场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以此作为里程碑,我们会逐步在全球市场上建立起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品牌模式。”俞浩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