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再融资频频遇冷的启示
近期,光伏行业上市公司频频发起大规模再融资,但市场反响与前两年大相径庭,相关再融资计划披露后往往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回顾光伏产业的发展,过去两三年,在内生增长与杠杆式融资扩张的双重推动下,光伏产业与资本市场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上市公司每每抛出再融资方案,不仅获得超额认购,股价也节节攀升。
这背后是有产业逻辑支撑的。从宏观视角看,国内及全球光伏装机连续多年大幅增长;从微观视角看,头部厂商的新建制造基地,在投产当年或次年多迅速成为上市公司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项目,再融资资金投入时间短见效也快。
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来,形势发生了逆转。二级市场资金持续流出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一旦发起再融资,股价大概率出现下跌。这主要是在经历了上一轮融资与产业投入后,追求短平快收益的资金发现,光伏产业边际投资收益下降,甚至等不及产能淘汰出清周期的结束。
在长周期视野下,光伏行业特别是头部厂商仍会保持盈利,但若要达到市场期望的盈利水平,时间可能会拉长。而在当前行业对产能过剩忧心忡忡的背景下,这种盈利增长的预期甚至要在穿越这一轮产能淘汰周期后才能得到印证。
光伏企业再融资遇冷也意味着资本市场运作有其自身逻辑,产业从业者应尊重资本市场规律。此前几轮通过融资推动资产增长换取上市公司市值和盈利增长的模式并不是无限度的,一旦触碰临界点,就可能产生反作用。
在成熟市场,产业与资本都应该有自律意识,在上市公司总市值回落阶段进行大规模再融资,理性的市场参与者应选择慎重。
对于光伏产业而言,持续的增长要么是内生式的,要么依靠杠杆扩张。资金的支持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此刻也应该思考,眼见行业产能过剩即将来临,这种更多依赖杠杆的发展模式是否还适用?当资金投入的边际收益率变化时,企业也应该重回内生增长通道,着力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做强内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