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怎么操作?看这份指南就
明年1月1日起,伴随着新个税法的实施,你从未听过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来了。今后缴纳个税时,除了每月扣减5000元和“三险一金”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支出也可以扣减。
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事关孩子、房子、病人、老人,每项扣除的范围、标准、方式各不相同,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报多、报少、漏报、晚报,怎么办?别着急,税务机关都替你想好了。归纳起来,就是三步:
对条件、报信息、留资料:
一、对条件。将自己的个人情况与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条件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扣除的条件,符合几项,比如子女是否处于受教育阶段,老人是否已经达到60岁,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有没有贷款买房或租房子等等。
二、报信息。无论您是选择在扣缴单位发工资时享受扣除,还是选择次年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都仅需填写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即可。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所得税司司长罗天舒在24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向中外媒体介绍纳税人如何通过“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事宜。 陈国城摄
具体填报方式有四种,大家任意选择:一是下载手机APP“个人所得税”填写,二是登录各省子税务局网站填写,三是填写子信息表,四是填写纸质信息表。子和纸质信息表都可以在税务机关网站上下载。其中,选择在扣缴单位办理扣除的,您可以直接将纸质或子表提交扣缴单位财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填写后选择推送给扣缴单位,这样单位每月发工资时就可以为您办理扣除。如果您想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将有关信息提交给税务机关后办理退税。
报信息时,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提醒,
——填报专扣信息,第一次需要大家填写完整,便于及时享受;以后月份、年度享受时,就不需要再填了。年末时如果无变化的,确认一下就可以了,有变化的,把变化点更改一下就行,手续将大大减化。
——在这6项专项附加扣除中,大病医疗的支出肯定是年底时才能算出一年的花费,所以要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才能扣除。
请大家放心,税法和专扣办法已经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和扣缴单位都必须做好信息保密工作,有责任保护好纳税人的隐私。
三、留资料。《专扣办法》中规定了部分扣除项目需要纳税人留存必备资料,这主要是为了界定好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倡导大家共同维护诚信社会。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说可以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来核验吗?为什么还要每个人留存资料呢?
这主要是因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在我国是首次实施,各方信息共享还需要一个逐步健全完善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大家留存的资料会越来越少。
刘丽坚说,留存资料不需要提交,申报时既不需要给税务机关,也不需要给扣缴单位。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留存资料,比如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教育部门的信息比较全面,所以大家不用留资料。留存资料多数都是在发生相关事项时产生的,不需要大家再额外单独准备资料,比如住房贷款合同,申请房贷的时候肯定人人都要签,即使税务局不要求,大家也需要留着的。税务部门事后核验时,凡是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对上的,不需要找纳税人查阅留存资料。但是如果部门信息核对不上的,税务局会找纳税人核对。
刘丽坚还介绍,税务机关已经对办税流程进行了简化、优化:
一是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相关信息就能享受扣除。如果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就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大家在每月领工资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减税红利了。也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资料,比如继续教育的资格证书、住房贷款合同等等,纳税人自己留存备查即可,不用报送。
二是晚报可以补扣。如果纳税人领取1月份工资前忘记申报或者申报晚了,可以在2月或者以后月份申报后,一次性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续扣。
三是少扣可以退税。如果纳税人在年度中未申报扣除,或者由于申报晚了到年底仍补扣不完的,大家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各级税务部门将为大家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退税服务。
今天已是12月24日,距离1月1日没剩下几天。如果你所在的单位、公司1月初就发工资,还来得及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吗?
如果确实有的纳税人正好休假了、出差了,没能及时向单位报送信息,或者有的单位员工较多,在这几天组织所有职工填报信息来不及,或者有的单位已经做完工资计划上报给了上级部门,再收集专扣信息、调整工资计划将影响按时给职工发放工资。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罗天舒介绍,这都没关系,只要纳税人向单位申报了扣除信息,可以在今后领取工资时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续扣,还可以通过次年汇算清缴享受扣除,办理退税。
原创: 赵建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