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避免扩大分配差距

网络 刘洋 2019-02-23 14:34  阅读量:19299   

  刘尚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避免扩大分配差距和社会不公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3日 23日上午,“国家治理与财政绩效论坛”在杭州召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进行主题演讲,刘尚希表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必须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对于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社会性支出,应从受益群体范围来分析,避免扩大分配差距和社会不公。

刘尚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避免扩大分配差距

  2月23日上午,“国家治理与财政绩效论坛”在杭州召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进行主题演讲。

  刘尚希认为,预算绩效的本质内涵,应指向未来公共风险。能有效对冲公共风险,能使未来的公共风险呈一种收敛状态,就说明(预算)是有绩效的。

  刘尚希指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必须以具体问题为导向。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问题,要创造性的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避免一刀切。

  刘尚希表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应当优先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是支出安排的基数依赖。只有打破这种路径依赖,优化支出结构,22万亿的财政资金,才能有效得到使用,事才能办好,才能真正符合老百姓的期待。

  第二是资金使用要整合,避免专项资金使用的碎片化。资金使用碎片化,就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导致有的部门有钱,钱花不了;有的事要干,但是干这个事没钱,这就导致“钱与事”两者脱节。资金使用的碎片化,是“钱与事”脱节的一个重要的根源。怎么才能有效的把钱用好,怎么样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是现在面临的大的风险问题。这意味着国家治理的效能,国家治理效能有多大,从资金使用的碎片化程度、整合的程度,就可以去判断。

  第三是对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实行公平竞争审查。当前,国企和民企都遇到困难,政府帮一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怎么帮大有讲究。如果政府各个部门都扶持某个企业或行业,就会导致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整个经济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这样一来很可能导致好心办了坏事。这类现象,我们要怎么去避免。

  第四是对于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社会性支出,应从受益群体范围来分析,避免扩大分配差距和社会不公。民生非常重要,财政在民生方面要兜底。用于民生的大量支出,要做受益群体范围的大量分析。有的受益群体范围非常小,少数人得益,这可能带来社会的不公平。看起来花了钱,是在解决民生问题,但同时可能在制造不公平,在花钱的过程中,这是要尽力避免的。现实中,社会性的支出带来的这种社会的不平等,是因为各个部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方法的不科学性,以及凭着经验,有的甚至从部门利益的角度来考虑,所带来了种种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刘尚希强调,真正要使预算绩效管理收到实效,应该以风险为导向,有风险理性、风险思维实时去思考,这样的支出、这样去花钱、这样的政策,是在化解风险,还是在制造风险。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注重宏观绩效和整体绩效。无论是事前的绩效目标分析,还是事后的绩效评价,应超越会计学意义上的指标导向,从重大风险问题出发,落脚到未来重大风险问题的解决上。现在往往以指标导向去讲求绩效,所以现在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项目,收集了大量的指标,去测量、评价有没有绩效,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从这个路径去解决问题,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绩效的问题上,应当要转变一下思路。(中新经纬APP)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