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洼地”:西宁特色养老吸引高原老人聚集
山阴新闻网讯 西宁2月27日 (李隽)喘息式短期托养,租房养老代养,农牧民代养养老,留守老人代养……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社会”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并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示范城市,农村养老、医养融合双证经营、民族特色养老模式等走在全国前列。
青海省于200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10%)。截至2018年底,省会西宁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38.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5%,占到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50%,输入性人口老龄化特征非常典型,由于西宁市交通便利、气候宜居,形成了吸引老年人聚集养老的“养老洼地”。
西宁市市民政局局长苏磊红介绍,西宁市先后投资10亿元实施了300多个项目,全市养老设施从397个增加到680个,床位数达到11000余张。目前,投入运营的121个日间照料中心中,社会组织承接的达到96个,运营率和社会化率分别达到91%和70%。
图为老人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集体过生日。城北区民政局供图
“在农村养老设施上,针对农村设施薄弱的短板,在300个村建设了农村‘老年之家’,通过设置活动场、用餐室、棋牌娱乐室、文娱室、健身保健室、休息室、洗浴理发室、留守儿童之家等‘一场七室’,为农村老人提供照料服务。”苏磊红说。
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西宁市已为近30万人(次)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2.1亿元,16个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累计为1.2万余人(次)老年人提供养照护一体康护服务。
西宁市市长张晓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西宁将推进“幸福养老”工程,新建50个农村老年之家,建设25个中央厨房、90个幸福食堂,打造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实现助餐服务与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托起幸福“夕阳红”。(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