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东乡妇女扶贫车间打工:“花钱自己做主”

网络 刘洋 2019-03-01 20:50  阅读量:9044   

  山阴新闻网讯 兰州3月1日 (高康迪)34岁的马代西和婆婆一起在振兴雨具扶贫车间上班,见到记者的时候,她的眼里满是喜悦。“心里高兴,给自己、孩子买东西用自己的钱,不看丈夫的脸色了。”

  马代西之前在家里种地、干家务,从小没走出过村子,更没有经济来源。扶贫车间刚开始报名的时候,马代西的丈夫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同意她来上班,为了让家里负担轻一点,丈夫最终同意她和婆婆一起来到扶贫车间工作。工作以后,马代西发现没文化不行,便开始每天坚持学习。

  甘肃临夏州东乡县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县。振兴雨具扶贫车间是对口帮扶单位厦门市湖里区协调引进的东西协作扶贫项目,解决精准扶贫户,特别是留守妇女就近就业,依托东乡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立在东乡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采取“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运行,主要生产伞具。目前,振兴雨具车间的伞已经出口到日本、东南沿海等地。

图为甘肃临夏东乡振兴雨具扶贫车间的工人正在做伞架。 高康迪 摄

图为甘肃临夏东乡振兴雨具扶贫车间的工人正在做伞架。 高康迪 摄

  扶贫车间负责人林炳泉说,刚开始建立车间的时候,语言交流不通,每次我听大家讲完,再让人给我翻译,后来教做伞技术的同时也教大家学习普通话。

  林炳泉说,东乡族妇女比较保守,下午工作到四点左右,就开始紧张,怕不能按时煮饭给家里人吃。所以在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务工很适合她们。

  “我们工资日结,每天50元,还有20元的路费,下班回家我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和两个老人。”每天来回2小时的路程没让马阿英社觉得辛苦,等到把家里的家禽、牲畜处理好,她就带着老人和孩子搬到雨具车间旁的“新家”来。

  马阿英社是2018年12月初来到扶贫车间上班,三个月培训期满之后,就可以拿绩效工资了,多劳多得。她觉得现在比以前在家里有“地位”了。

  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表示,一个“扶贫车间”,其实就是一个实训基地,也是一个接受先进技术和理念的“窗口”,大批“宅女”“宅妇”从炕头、灶台走进车间当工人,获得可观的收入,可以看出推行“扶贫车间”等产业扶贫新模式,正在撑起临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大梦想。

图为东乡振兴雨具扶贫车间内工资日结发放场景。 高康迪 摄

图为东乡振兴雨具扶贫车间内工资日结发放场景。 高康迪 摄

  根据官方计划,东乡县计划建设扶贫车间22座,其中楼房安置点建5座,行政村修建17座。目前已建成12座。

  “扶贫车间是东乡的一次革命。”临夏州东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凌祖告诉记者,它可让妇女在家门口赚钱,她们可以自己赚钱了,观念转变了,自信了。很多男青年都出去打工了,车间上班的妇女接送孩子、照顾老人、做饭都不耽搁,妇女务工对于家庭的生活改变是非常明显的,她们把赚到的钱实实在在地用到改善家庭特别是留守家庭的生活上。

  马凌祖告诉记者,振兴雨具车间门口建了8栋楼,572户精准扶贫户要住进来,现在水暖已经齐全并通用,可以拎包入住。下一步,计划在每个村都建一个扶贫车间,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尽管东乡县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在龙头企业的选择方面,当地官方仍然严格把关,不能让车间被“滥用”。“企业在挑我们,我们也在挑企业。”东乡县委书记马生荣说,对这件事儿,心里一定要有数,踏踏实实地走好“扶贫车间”的每一步。(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