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发布科技成果:太阳能电池可“穿”在身上
山阴新闻网讯 西安3月8日 (党田野 阿琳娜)“智能手机已成为日常用品,手机量低、充慢、充宝携带不便等是我们常会遇到的‘痛点’。”西安交通大学信学院教授吴朝新8日告诉记者,随着柔性薄膜钙钛矿太阳能池的研发,这些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甚至可将池“穿”在身上。
当日,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19年首场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并在现场展示了柔性薄膜钙钛矿太阳能池与结构光3D深度相机两项科技成果。
钙钛矿固态太阳能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钙钛矿太阳能池低温制备工艺也成为制备柔性、轻质、高效薄膜太阳能池的首选。
吴朝新表示,这种技术适合在一些柔性、轻薄衬底上去做,所以能做出柔性移动源、户外可充源和可穿戴子器件等。这项技术能将移动源变成名片大小,甚至可以将衣服改造成太阳能池。
“自2013年开始研发以来,我们已将柔性薄膜钙钛矿太阳能池转化效率提升至19%。”吴朝新称,希望池能早日量产,为民用应急、军用、绿色城市景观照明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信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副教授葛晨阳介绍了结构光3D深度相机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与市场价值。
葛晨阳称,深度相机作为一种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进行交互的“门户设备”,可使机器或智能设备具备类似人眼的3D视觉感知能力,将有助于实现人与机器的自然交互、人与网络世界的虚拟交互,甚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
“当我们回家时,通过深度相机技术,空调可以根据人的体温调整最适宜的温度、风向,视可以根据习惯播放节目,实现家用器的个性化服务。”葛晨阳认为,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无人机、3D打印、机器人、智能家居、人脸识别支付等领域,为人们的快捷生活提供技术支撑。(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