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模式打通养老“最后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30  阅读量:5387   

  医疗与养老相结合正在成为多地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探索山西太原的人口发展态势与全国基本一致,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15.48%。近年,该市通过政府推动、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形成多种服务模式,让医养结合逐步落地,并希冀由此逐步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

  居家老人有了“家庭医生”

  目前,太原市的养老模式基本以“9073”或“9064”为主,也就是约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6%-7%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3%-4%的老年人选择在机构中养老。

太原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太原市卫生计生委供图

  上述结构决定了养老服务要以基层为主战场,而太原市积极推进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便是希望社区与老人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

  近年来,太原市平阳、和平、解南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提供健康咨询、预约就诊及个性化营养、意外伤害防范指导等多项服务。

  在古交市梁庄村,卫生室位于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院内,由一名中西医结合大夫和一名健康管理员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基本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务,免费提供拔罐、火疗、熏蒸、刮痧等中医养生服务,逐步形成日间照料中心与村卫生室良好互动。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太原市178.5万人有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43%。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基本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

  医养机构互通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老龄化的到来使得医疗和养老机构的老年群体激增。两者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承担养老功能。太原市多家医疗机构增设老年养老服务,养老院针对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发挥综合医院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托老等为老服务功能。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老年病综合医院,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根据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从服务理念、硬件配置、寄养服务、外延服务、远程心、无家属陪护六个方面开展了以医护为主导的医养服务。

  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与山西省人民医院签约托管协议和双向转诊协议,山西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会诊,对于需要转诊的疑难病症或危急重症患者,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无缝对接,患者只需缴纳二甲医院的费用便可享受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服务。

  据介绍,从2018年7月16日起,太原市卫计委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通过减少审批流程和环节,缩短审批时限,鼓励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目前,该市50%以上的三级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20%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开设了老年科,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通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发力培养健康养老人才

  除硬件设施的普及和健康养老理念的普及,人才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因职业认同度低、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健康养老行业人员严重稀缺,且缺乏专业化的健康养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太原市亲贤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为社区养老中心老人开展健康教育中医讲座。太原市卫生计生委供图

  “产品和服务的严重供给不足,倒逼我们必须从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太原市卫生计生委工委书记、主任宫殿元介绍。

  根据规划,太原市卫计委将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安宁疗护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研究出台激励倾斜政策,完善薪酬制度,推进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医疗机构执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不断增加行业吸引力,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为行业发展积累人才;要通过强化学历教育、在职培训、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