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秘籍”让技工尝到甜头更有奔头

网络 山阴新闻网 2019-03-29 05:10  阅读量:18692   

  仅2018年,贵州航天一线技工的创新数量就达近两万条,创效6000余万元——
  三大“秘籍”让技工尝到甜头更有奔头

  常年在企业工作的人都知道,技能工人在岗位创新上拥有天然优势。记者最近在贵州航天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了解到,仅在2018年,该公司来自一线技工的创新数量就达近两万条,创效6000余万元。

  作为我国航天电子元器件行业高端产品研制生产的主要企业之一,贵州航天能取得这样的成效,是因为该公司有一套科学的技能工人收入分配体系、成长成才体系,在全公司形成了尊重技能工人、争当技能工人的良好氛围。

  设置九个层级  

  确保技工按“能”取酬

  “8年前我的工资是3000多元,如今已经过万。”3月1日,该公司机加车间的模具工况云刚对记者说,他的工资收入已经和车间副主任没有区别。“虽然我没当管理干部,但是我同样有盼头,在工资收入上完全得到了体现。”

  在贵州航天,像况云刚这样的高收入工人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通过技能层级管理来规划高技能领军人才职业通道,制定了《十院技术工人技能层级管理办法》,将技能层级设置分为九个,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天花板”。

  与此同时,公司明确要求,技能工人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成长通道对应享受相应待遇,技能工人工资收入也形成了层层递进状态。其结果是,2018年贵州航天的高技能人才收入以10%的速度递增,人均收入达7000元以上。

  在贵州航天各所属企业,针对技能工人收入分配,人力资源部门都制定了“津贴制度”,鼓励高技能技术工人扎根一线。譬如,设立特殊岗位津贴,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从事高精尖业务;实行“带徒”津贴,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传承绝技绝活;技术工人经考核可逐年提高技术等级津贴;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享受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待遇;全国技术能手参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待遇予以落实;年龄大、学历层次不高但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享受内聘技师待遇。

  “以前工人干得好都想着转管理岗,挤破头、托关系,去干调度,当车间主任。现在工人都愿意留在技能一线,或者争取去技术岗。我们从分配上向技能倾斜,就是为了避免工人上升通道挤‘独木桥’,这样才能形成创新的良好基础。”贵州航天所属电器公司副总经理石云爱对记者说。

  在贵州航天,每年各基层单位上报的增资方案中,若未包含提高技术工人工资的方案,公司便不予批复。同时,确保高技能领军人才人均工资增幅不低于管理人员人均工资增幅。而且,工会会督促各单位规范平等协商制度,指导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均包含职工教育培训、技术晋级、待遇保障、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内容。

  实施“四个工程”

  筑造高技能工人孵化器

  记者了解到,在贵州航天,企业会分阶段选拔各类技能工人进行针对性培养,量身定制人才接力工程——“四个工程”,让选拔出来的工人享有公平、公正及公开的成长机遇。

  “有点类似于高技能工人的孵化器,但是我们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针对性的孵化内容。”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刘如清介绍说,这“四个工程”涵盖了青年技术工人的“丰羽工程”、技能骨干人才的“展翅工程”、技能核心人才的“腾飞工程”及技能领军人才的“翱翔工程”。同时,企业为丰羽工程、腾飞工程、翱翔工程的导师相应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3000元、4000元的导师津贴。

  在贵州航天所属企业,30岁以下成绩突出的青年工人均有资格申请“丰羽工程”,经过评审认定将获得指定导师,导师必须为徒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一定期限后,企业会对双方进行考核。

#p#分页标题#e#

  对于高级技能工人,贵州航天重点保障各种资源支持其组成项目团队创新。企业加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等建设力度,并在创新项目中给予资金、技术和人才全方位配给,项目创新成功后还有相应奖励。

  况云刚先后获得省级技能大师、省劳模荣誉称号,为此工会为他申请了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让他带了30多个徒弟。去年在他的团队联合攻关下,提前为俄罗斯客户交付样品,今年又获得俄方追加的1.5亿元订单。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贵州航天计划至少培养出145名技艺精湛的高级技术人才,其中“丰羽工程”不少于100人、“展翅工程”不少于30人、“腾飞工程”不少于15人,目前首批142人正在按计划培养。

  建立跨界通道

  一解人才培养与技术生产难题

  “在我们团队,工人可以和最优秀的设计员全程交流,实现生产工艺和设计上的完美结合。”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由生产一线技能工人为主体的李才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与以科研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李天齐劳模创新工作室结成对子,共同配合,助企业提升产值近亿元。

  2017年底,经过调研,贵州航天工会决定在控制技术公司伺服技术设计研究所,试点由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互结对子”,共同组成科研攻关小组,解决人才培养与技术生产难题。李才刚工作室有25名成员,绝大多数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工人,团队在确保产品质量上有绝招;李天齐工作室有50人,其中两名博士、12名硕士,是公司的精英设计团队。两个工作室结对后,实现了“1+1>2”的效果。

  “以前生产和设计是两个独立的环节,现在让两个环节打通,拓宽工人和设计员的眼界,这对于培养综合型技能、技术人才非常有利。”李才刚说。

  “如果这名一线工人在技能上走到了顶点,那么我们就鼓励他走技术员、工艺员的路线,吃技术饭,还可以被聘为内训师。”刘如清对记者表示,除了工作机制外,贵州航天还建立专业技术职务与技能技术职务对应转换机制,打通技术工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双向成长通道。未来,他们还将出台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以申报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规定,并保障其组建、参与技术创新团队的权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