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浙江故事:从“四千精神”到创新强省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32  阅读量:19491   

   杭州12月17日(王逸飞)改革开放40年,创新成为中国愈领风气之先的原动力。浙江,便是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资源拥有量居中国倒数第三是浙江的发展底子。40年前,一场“四千精神”支撑的农民创业潮,成为该省迈入市场经济的敲门砖。40年中,以民营经济崛起为代表,浙江以创新驱动实现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40年后,当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成为浙江发展新引擎,打造“创新强省”也被该省列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

  浙江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它用裂变式的创新广度与深度,如初的创新精神及执着,诠释着变与不变的改革内在哲学,诠释出全面和深化指引的发展之道。

  “四千精神”开辟崛起之路

  “小时候父亲没有工作,母亲四十块钱的工资养我们五个孩子,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做过推销员,蹬着三轮车卖冰棍、卖文具,背着几台落地扇挤绿皮火车,在简陋的招待所里打地铺……”

钱塘江沿岸。 王刚 摄

  回顾往昔,73岁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记忆犹新。这几句话也道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改革开放伊始,为摆脱贫困,一批浙江农民白手起家,用“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开辟浙江经济崛起之路。

  温州,改革开放风云城市。40年前,资源匮乏、交通不便“逼”出了温州人的创新思维与干劲。以“八大王”代表的温州模式出现开始,温州的前途命运迎来转折。

  彼时,一个出身农村,摆摊补鞋的毛头小伙,为生计加入到开办家庭作坊的行列中,生产器。没有启动资金,他和父亲把老屋抵押贷来5万元;没有钱买零部件便找熟人赊账;没有技术,他三顾茅庐到上海“借”才……他是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

  “当时温州到上海坐船是24小时,遇到不好的天气浪就很大还很危险。公路破破烂烂,堵车的话20多个小时还到不了杭州。”南存辉说,“四千精神”就是温州人靠勤劳与创业精神改变生活的写照。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曾回忆:“1987年夏天,第一次去温州把我吓坏了,汽车坐了15个小时,从杭州坐夜班车,一夜没睡。当然也就是这种艰辛让我深切理解了什么叫‘四千精神’,及浙江民众的伟大。”

  彼时的浙江,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创新实践已铺陈开来。

  在杭州,徐传化、徐冠巨靠一口大缸、一辆自行车创办生产液体皂的家庭作坊,发展为化工、物流行业龙头传化集团;在台州,李书福办了照相馆、做过装潢,最终成立吉利集团;在宁波,李如成将青春服装厂救活,后成为雅戈尔……

传化集团的现代化车间。 施佳秀 供图 

  一个个看似“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幸运,背后是草根农民“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艰辛。其坚持的“四千精神”也开辟了浙江经济新时代。

  40年,浙江GDP增长超417倍,居全国前列。浙江民营企业数量超200万家,民营经济创造了该省65%的生产总值,80%的就业岗位,90%的新增就业。

  该省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表示,浙江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民营经济居功至伟,民营企业家居功至伟;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民营企业好则浙江好。

  这是对一个时代敢为人先的肯定,更是对“四千精神”的礼赞。

  创新创业再续发展动能

  改革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当下浙江,一场更加轰烈的创新热潮的出现,令人感觉似曾相识,又更加意味深长:这是不变的创新精神,是更加磅礴的改变力量。

  3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涂巍峰办起公司,构建综合性健康服务平台;曾任职美国名企的“70后”海归博士汤开智回国创业,在浙江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国家为激发民族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发出时代号召。此刻,流淌在浙江人血液里、历经30余年改革开放积攒的创新动力与热情喷薄而出。

  “高校系”“浙商系”“阿里系”“海归系”……以创业“新四军”出现为标志,浙江全民创新创业时代序幕拉开。至2018年底,该省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较双创提出前近乎翻番。浙江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超千户。这意味着,十个浙江人里就有一个在创业。

  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副院长陈凌说:“浙江已从草根创新创业发展为全民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不止是形式,更成了浙江人的生活态度。”

  这场创新浪潮之所以值得铭记,更在于创新影响的纵向延伸。

  当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浙江不断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成为该省各领域各行业的最大共识,动能引擎作用迅速彰显。

  在城市,数字经济大军迅速组成,对该省GDP贡献率达17.1%;在工业园,以娃哈哈发力智能制造为代表,创新推动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增长23.4%。在乡村,1172个淘宝村和128个淘宝镇的打造,成为浙江农村经济领跑全国的新推力。

  “改革开放造就了浙商,双创则带动浙江出现了传统经济结合互联网的新浙商、纯互联网经济的新新浙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明星与新势力。”陈凌说。

  改革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聚焦民生福祉,大至“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政府服务模式、思维变革,小至“城市数据大脑”促进城市管理方式、手段变化,均成为该省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动能力量。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表示:“浙江已率先于全国步入创新驱动阶段,走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创新强省”明晰未来路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今天的长征路就是将改革创新进行到底。时下,浙江用“创新强省”的提出,表达着其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的深刻理解。

  这是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阶段,历史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浙江深知,“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比以往何时都更具现实意义。

  “在工作导向上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努力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车俊如是表达该省对创新的追求与执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