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创新”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高浓度创新”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新社上海4月22日电 (李鹏 许婧 王子涛)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上,微软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以下称微软实验室)开幕在即,IBM中国上海新总部及研发大楼正式启用,阿里巴巴上海创新中心、英飞凌等重点项目将陆续开张……这座占地6.6万平方米、启动刚满一年的“小岛”,集聚了80多家国内外企业,40多项产品和技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上海科创中心的“加速度”和整个城市创新的“高浓度”。
资料图:位于张江人工智能岛的微软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开幕在即。 供图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内在要求,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科技创新史,上海从未缺席,诸多标志性的“第一次”均在上海诞生。眼下,上海正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发起实施一批大专项、大计划,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中外优秀项目竞相绽放。
2018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GDP比例达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1年的13.3件提升至现在的47.5件。随之而来的,是高水平创新成果: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上海“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与“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入选,分列前两位。阿尔茨海默症的世界级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等一批重要原创成果,令世人瞩目。大飞机、量子卫星、蛟龙号深潜器等重大创新成果问世,蓝天梦、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展示了上海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新实力。
“要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创新浓度。”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上海正积极发展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大舞台和机会,为上海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元素。
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的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目前,张江科学城已集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设施,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上海超算中心等3个项目已经建成投用,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平台、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3个项目计划今年投用,上海光源二期计划2021年投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项目正在推进,这些设施都建成投用后,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涛介绍,未来张江科学城将以人工智能岛为主轴,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项目加快集聚,并将技术和应用扩展至整个张江科学城。
其实,上海在建的科创中心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创新平台,不仅服务上海,也服务全国和全球。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告诉记者,微软实验室落户张江,是“因为上海的深知远见,我非常看好上海。”
按下科创发展“快进键”的上海还与苏浙皖三省联动,共建G60科创走廊等一批区域合作平台。已形成“一廊一核九城”总体空间布局的G60科创走廊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集群,聚焦规划对接、专题合作、机制完善、战略协同、市场统一,现已成为长三角迈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p#分页标题#e#这个4月底,G60科创走廊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的“G60科创云”一期功能将上线。这朵“云”不仅含有几十项功能,还将注重开发平台深度。除了一般的政策发布、解读或专利数据查询,更将积极推动深度对接。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高奕奕表示,要打破长三角行政壁垒限制,除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还要有一个全天候线上要素的对接平台。
洪小文也说,微软会继续推进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业务与研发布局,加速本地区的创新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成果落地,促进金融业、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等行业参与者的结构升级与能力进化。
创新是全球城市的重要特征,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上海市长应勇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上海将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将最大的开放优势转化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把开放的压力转化为制度创新的动力,充分利用开放的创新平台、创新网络和创新链条,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未来,上海将着力构建开放创新的新格局,努力让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