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开展2674亿TMLF 宽松力度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央行昨日开展2674亿TMLF
业内人士指出TMLF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降息 其带来的宽松力度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对象为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这是该工具创设以来第二次操作。
央行表示,本次操作金额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9年一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为2674亿元。操作期限为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三年。操作利率为3.15%,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
今年1月
首次开展TMLF
2018年12月19日晚间,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
时隔一个月后,央行于今年1月23日首次开展了2019年一季度TMLF,操作对象为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银行,操作金额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8年四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为2575亿元。
一个月内
央行两次对降准辟谣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前天深夜对有关向农村金融机构定向降准1%的传言进行辟谣。央行称,该消息不属实,央行目前并没有新的定向降准政策。这已是央行一个月内第二次对降准辟谣。
另外,针对有媒体关于“相关机构根据季度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的结果而进行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的报道,央行表示,这一报道也与事实不符。目前央行的确有一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但每年只在年初进行一次动态考核调整。今年1月央行已经开展了2018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央行表示,这一考核调整只在每年初进行,并不是在每个季度都进行。
定向降准和TMLF
流动性供给更有针对性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光大证券研报前几天已经预料本周TMLF不会缺席。报告指出,降准是典型的总量政策,不具有调结构的功能;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和MLF在调结构上的作用亦有限;定向降准和TMLF的流动性供给更有针对性,因此可以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报告认为,当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结构性的,而结构性的问题需要用结构性的工具来解决。总量工具不容易控制资金的流向,因此常常是薄弱环节还没得到金融支持,大型国企、融资平台等“优势”部门就已经出现了过度加杠杆的倾向,甚至影响到了“僵尸企业”的出清。TMLF这种具有激励相容机制的结构性工具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流动性的精准滴灌,将金融资源直接输送至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小微企业。这类政策有利于破解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障碍,增强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同时,与定向降准相比,TMLF的考核周期更短,更有利于正向激励质效的提升。
光大研报认为,总体而言,从工具所具有的调结构功能、资金的期限、操作所带来的信号作用、资金的成本、操作的灵活性这5个维度来看,TMLF是最适于当前金融环境的工具。本周周初是进行TMLF的良好窗口,该时段投放TMLF资金可以平抑货币市场利率的周期性波动。此外,旨在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是相对适宜的工具,也是下阶段一个政策可选项。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TMLF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降息,其所带来的宽松力度有可能低于市场的预期。
文/本报记者 程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