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形态嬗变:从“块状经济”到“塔式经济体”

网络 李晓华 2019-05-11 12:40  阅读量:9574   

  新华社杭州5月11日电 题:浙江民企形态嬗变:从“块状经济”到“塔式经济体”

  新华社记者方问禹 许舜达

  207万家民企、437万个体工商户,从横向割据到纵向赋能,产生的“化学反应”有多大能量?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整体形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逐步集结起一支有机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集团军”。

  “块状经济”的十字路口  

  2015年勉强盈亏平衡,2016年亏损500万元,2017年亏损450万元……做了25年袜子的浙江秀欣科技有限公司,曾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搏击壮大,这几年却深感商业时代变了。

  “人工成本刚性上涨,商品消费层次升级,环保高压红线迫近,行业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企业副总经理杜国财坦言,袜子“做出来就能卖出去”的商业时代已经终结,整个袜业都面临提质增效的大变革。

  秀欣科技所在的县级市诸暨,有15家上市公司,堪称浙江块状经济的标杆。“国际袜都”大唐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筚路蓝缕,如今年产袜子超过200亿双、全球占比约三分之一,然而生意却越发难做:当年一双袜子能赚2毛钱,现在只有几分钱甚至不挣钱。

  纺织服装、五金家电、电气机械、塑料制品等商品,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柯桥轻纺城等专业市场……从村到市、成百上千个经济模块,纷纷做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成就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体量从全国第12位跨越至第4位的发展奇迹,但如今也亟待“从大到强”的涅槃。

  既不产原料、又不贴近消费市场的浙江省海宁市,“无中生有”兴起一座皮革城,集聚生产企业6000多家、经营户11200多家。海宁皮革城副总经理王红晖坦言,当年“块状经济”抱团对外闯市场,如今则需内部整合谋增效,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

  量大面广、割据生长的经济方块,仍然是支撑浙江经济活力的关键力量。工商部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浙江省在册市场主体684.6万个,其中民营企业超过207.2万家,个体工商户437.4万户。

  纵向赋能的“塔式经济体”

  让秀欣科技摆脱困境、扭亏为盈的是“数字经济”。杜国财介绍,企业2017年投入1000多万元、历时两年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数字化生产线,使挡车工人均操作袜机从10台变成60台、机修工削减三分之二,每月用工支出减少30多万元,车间产量提高14%。这场“管理革命”,还为企业带来“卖设备”“卖系统”的新盈利点。

  数字经济并非又一个经济模块,而是纵向作用于所有传统产业。当“新旧融合”产生“化学反应”,就能为浙江量大面广的块状经济带来“二次飞跃”。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增速“好于预期、好于全国、好于东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与此同时,浙江17个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其中纺织、服装、造纸、化工、化纤五大行业增长超过10%。

  “老树开始发新芽,没有淘汰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新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大企业、大集团与中小企业发展齐头并进,各自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正在续写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有关专家认为,以产业纵横交叉、数字化传导赋能为特征,浙江民企形态正在发生从“块状经济”到“塔式经济体”的历史性变化:顶部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大企业集团及其孕育的创业企业群,与线下庞大的传统产业交融,为实体根基注入发展新活力。

  产业“集团军”引领高质量发展

#p#分页标题#e#

  立足杭州发展壮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已悄然从互联网线上全面覆盖至线下实体。记者了解到,目前阿里巴巴正在全面赋能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驱动品牌、商品、渠道管理、服务、物流供应链、制造、组织等11个商业要素的数字化变革,成为黏结浙江“塔式经济体”的重要“商业操作系统”之一。

  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当下,但所有经济行为都是“连续函数”。多年来,浙江省立足“块状经济”和民营经济基础,持续发力激发产业内部化学反应、形成“集团军”,驱动经济整体提质增效,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从21世纪初扎实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到2014年成为全国信息经济示范省,再到2017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数字经济为主体、新经济为主要路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成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渠道。

  兰建平认为,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背景下,产业竞争的主阵地,已经从区域转向全球化、从价格转向品牌、从相对单一产品转向技术与服务,本质上是由“市场规模优势”转向“创新能力优势”,而数字经济则是这一转变的基础性工程。

  专家认为,民企形态嬗变的浙江现象,也是当前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和前奏。互联网、新科技等加速赋能传统产业,正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更高程度的专业分工协作,驱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