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何在?

网络 李晓华 2019-05-15 16:29  阅读量:17605   

  最近半个月,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渐渐增多。中美经贸磋商出现的波折,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在前进过程中的阻力之大、困难之多。不过,克服的困难越大代表着取得的成就越大。在面临挑战时,我们更需要保持冷静,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哪,才能找准发力点、凝聚战斗力,战胜一切困难。  

  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何在?

  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于澎湃的新动能

  刚刚闭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共对接数字经济项目587项,总投资额4569亿元,其中签约项目308项,总投资额2520亿元。丰硕成果的背后,是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工业方面,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数字行业发展尤为迅猛,在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1.2%。此外,在新产业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一季度,我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6.9%,比全部投资快10.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都在彰显着新动能的迸发,而这背后,是“放管服”等一系列改革进一步释放红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预期和信心不断增强。同样是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1家单位密集发布或解读各自领域最新出台的政策或报告。工信部、国资委联合宣布,明确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降20%以上。今年7月1日起,有关部门还将减免不动产登记费,扩大减缴专利申请费、年费等的范围。

  我们看到,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投身到新动能之中,抢抓机遇,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谋篇布局。我们也坚信,新动能的加速成长也必将对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于稳定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翻开今年的就业“成绩单”,你会发现:1至3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7%,均低于预期控制目标;一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8,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这些积极的信号都在表明,就业工作实现温暖开局。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就业局势为何能够实现温暖开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认为,今年一季度就业局势能够保持总体平稳,得益于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的科学决策,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的不断增强,也得益于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为就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服务业发展动力十足。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到57.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提高。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数据显示,19个行业中,用人需求比较大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这对扩大就业、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形成有力拉动。

  展望未来,保持就业稳定形势,援企稳岗力度不会减。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将持续推动政策落实,指导各地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加大稳岗支持力度,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地生效。

  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于回升的投资

  一季度,我国投资增速稳步回升,全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871亿元,同比增长6.3%,比去年全年提高0.4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回升的同时,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补短板、新动能以及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为未来发展增添了后劲。

#p#分页标题#e#

  投资的稳步回升,得益于我国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推出一系列“六稳”政策,在政策效应带动下,企业预期、市场预期和信心都得到了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最新报告显示,从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来看,总体投资低点在去年三季度已经出现,至今年一季度已连续两个季度企稳。展望全年投资增速,今年的二三季度,随着针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和融资支持政策开始发力,制造业和民间投资有望重新提振。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仅注重投资的“量”,更注重投资的“质”。我们正在探索更加科学规范、更高质量的投资路径。将于7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投资条例》明确规定,政府投资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同时,《条例》规定国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公共领域的项目。

  可以预见,政府投资将更加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民间投资也将获得更多机会,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于进一步开放的金融业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金融业正在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数据表明,外资正在持续增持A股,这是外资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看好,也是对公平、开放的市场交易规则和金融业持续深化改革的认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孙飞认为,继2018年发布实施15条对外开放措施后,银保监会近日表示,将推出进一步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的12条新措施,核心是继续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持股比例和经营范围限制,吸引优质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优化金融业开放布局,深入推进金融业新一轮、高质量改革开放。

  在业内专家看来,“提高外资在金融业的持股比例,3年后完全取消相关限制”等政策的提出,表明新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既不是固守陈规、原地徘徊,也没有急于求成、一步到位,而是按照我国金融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稳步迈向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金融业规模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截至2018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已近300万亿元。伴随着诸多开放措施的落地,我国金融业将在机遇与挑战中日益壮大。金融业在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等各领域逐步有序开放,在金融市场建设、产品业务模式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将催生出一系列变化与成就。

  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于铿锵前行的制造业

  没有人能否认,全球体量最大的“中国制造”在爬坡过坎的转型之路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国有最完善的工业体系、绝大多数主要工业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在创新和互联网的赋能下,传统制造业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新突破口和引擎,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韧劲。 “发动机制造是中国的一个产业短板,我们的梦想就是要把发动机做强。当一个企业拥有别人拿不走、学不会的技术时,才是真正迈向高端。”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的底气来自市场——4月底,潍柴动力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52.11亿元,同比增长15.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91亿元,同比增长34.99%。 创新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发动机,互联网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重塑了制造业生产和商业模式。 今年以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和试点示范持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各领域加快渗透应用,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截至3月底,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快速增长,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9%,制造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0%。 一系列事实表明,“中国制造”这艘大体量巨舰也能调头迎风破浪。加快转型升级、坚定创新发展、积极提质增效,中国制造正在经受一番脱胎换骨的锤炼,在由大到强的路上坚定前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