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手写1800多万字作品 揭秘作家张炜的文学世界

网络 李晓华 2019-05-25 00:07  阅读量:14166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40多年的时间里,总共创作1800多万字的作品,而且不借助电脑,完全手写,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是张炜的真实创作经历。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古船》《九月寓言》等多部作品。2011年,凭借10卷本小说《你在高原》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他写诗、写儿童文学作品,也研究传统文化。在他看来,真正的纯文学不会时过境迁,而必将与时俱进。

  少年,对文学之路的向往

  未见过张炜的人,总以为他身为作家,讲话总是文绉绉的,实际并非如此。朴实、低调是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供图

作家张炜。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供图

  1956年,张炜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小时候随家人迁至渤海湾畔的林中,远处有一座园艺场,再远处是一个稀疏的村落。母亲要工作,父亲长年在外地,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外祖母在一起,出去玩,有时会到海边的林子里奔跑。

  由于环境相对闭塞,张炜能见到的就是大自然的风景和辛苦穿行于林中的人。所幸家里有许多书,沾这个光,他读了许多文艺作品,眼界逐渐变得宽广。

  在童年,他参与过“采草药”“捉鱼”等简单的活动,“学校里要上劳动课,老师就带着我们到林子里去采药。像音乐课什么的,有时候也到林子里上”。

  张炜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向往成为一名作家的。读初中时,他听说某地有一个大作家,决心去拜师。原本内向的张炜,和同学一起跑了很远的路找到这位作家,盘腿坐在炕上,认认真真聊了一回文学。

  林中生活成为他之后几十年写作灵感的来源。在学校,张炜和几个爱好创作的同学发起成立文学社,出版油印刊物。也是在17岁的时候,他写出了第一部作品《木头车》,文学之路由此慢慢开启。

  一个“劳动模范”般的作家

  张炜是个作家,但算得上“劳动模范”。的确,在4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创作了1800多万字的作品,平均下来,每天写1000多字,而且不借助电脑,完全手写。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人评价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高产的作家之一,并不过分。他成名甚早,20多岁时即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不到30岁时,已经写出了代表作之一《古船》,描写胶东芦青河畔洼狸镇上几个家庭40多年来的荣辱沉浮、悲欢离合。

资料图:作家张炜。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资料图:作家张炜。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这篇小说的诞生很是费了一番功夫。为了找个安静的写作环境,他特意在招待所找了一个房间,从家里步行到这个写作专用房间,大概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张炜总是贴着街边走,生怕碰到熟人或乱撞的自行车,被打搅了思路。

  进到房间,张炜推开窗户,洗干净手、铺好纸,然后再写。作家宋遂良回忆,写到动情的时,张炜说他两个眼睛几乎要鼓出来,笔都几乎要把纸戳破,写到“兄弟夜话“的时候像得了一场大病,“他对文学是这样一种勤恳的劳动”。

  《古船》获得了成功,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986年长篇小说奖,还被选入《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一书。

  如今,回忆起《古船》,张炜说,小说的准备、构思大概花了四年时间,那时自己刚刚27岁,肯定会有残缺和可挑剔的地方,“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对我来说很重要。也总是令我怀念年轻的时候”。

  写诗歌,也写儿童文学

#p#分页标题#e#

  常年写“严肃文学”的作家,似乎很难和儿童文学作品扯上关系。但张炜打破了这个界限,近几年他出版了多部儿童题材作品,包括《狮子崖》《海边童话》等等,其中《寻找鱼王》《兔子作家》得到广泛赞誉。

  在张炜看来,写架构宏大的“史诗级”作品和写一部简单易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冲突,“儿童文学其实是整个文学的入口、基础,甚至是核心。任何一个作家把儿童文学的元素从整个创作中剥离和剔掉,可能都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作家”。

  某种程度上,作家的创作需要一份好奇与纯洁,缺失了这些,作品会变得艰涩。张炜说,哪怕自己在写《古船》《你在高原》这种情节复杂的小说时,都始终抱着一种孩子般的好奇与热情,才获得了更新鲜、更质朴的认识和感受。

张炜作品《<楚辞>笔记》(增订本)、《读<诗经>》。中华书局供图

张炜作品《<楚辞>笔记》(增订本)、《读<诗经>》。中华书局供图

  他研究传统诗学,出版了《<楚辞>笔记》(增订本)、《读<诗经>》《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等;或许正是内心总是饱含热情,张炜也写诗,出版过七部诗集。

  张炜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都是山东人。莫言觉得,张炜的诗名其实被小说之名“压住了”,而且最近又开始写儿童文学,在“50后”作家里,张炜的勤奋应该是可以排第一位。

  “有时候会觉得累。”偶尔,张炜会隐晦地抱怨一下,“人过了50多岁以后,事情多得简直不得了,需要拿出太多精力去处理。时间变得缺乏,写作变成很奢侈的事情,阅读也是”。

  可是翻翻以前很多大作家的成就,张炜又觉着不该抱怨,“苏东坡一辈子写那么多东西,翻译成当代的作品大概2000多万字,他才活了60岁多一点。我就安慰自己,要保持业余的状态,追求专业的水准”。

  40多年“弹指一挥间”:还会继续写下去

  从1973年开始写作,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年时间。张炜感叹时间过得太快,“《木头车》的写作情景就像昨天一样”。

  今年5月,张炜受邀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第12位驻校作家。他将专门给文学创作方向的研究生们讲课,把自己体会到的写作奥秘分享给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们。

资料图:作家张炜。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供图

资料图:作家张炜。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供图

  他也还在兢兢业业地写着,还是手写,“刚写东西时,好的稿纸太少。所以养成习惯,一定要一笔一划地写,不要浪费稿纸”。

  张炜曾尝试用电脑写作过,可觉得稿子的味道还是不一样,所以坚持一笔一划写,“现在上年纪了,觉着稍微辛苦点,但乐在其中”。

  “写作的时间越长、遇到的困境越多。”回望40多年来的写作经历,张炜说,诗歌、散文甚至儿童文学自己也都写过,体裁的改变有时是写作遇到困境的表现,希望换一种写法可以有所突破。

#p#分页标题#e#

  如今,他在构思着自己的新作品,每每在生活中见到好的素材,就默默收起来,埋在心里培育,“我的任何一部长篇小说,如果在内心埋藏的年头不足15年,就不会写出来。这和酿酒差不多,依赖时间”。

  “我的心里面还有好几颗种子,它们在那儿生长。也许过了十几年之后,会有一颗能长成为参天大树。”(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