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关注被拐儿童 他以儿子为原型写成40万字小说

网络 刘洋 2019-06-01 00:19  阅读量:12768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1日电(记者 上官云)独生子智商只有25、曾在学校遭白眼被欺凌;在父母20余年努力下,孩子可以生活自理,画画水平也不错……看上去这像是小说中的情节;实际上,却是作家梅国云的真实经历。

  不久前,梅国云的长篇小说《拐卖》出版。他用40万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智力低下的小男孩若水被拐卖,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故事。若水的原型之一,正是他的儿子。梅国云说,之所以把个人的痛苦写出来,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希望能够借此唤起大家对被拐妇女儿童以及那些特殊孩子的关注。

  以儿子为原型写出长篇小说

  其实,《拐卖》原本不叫“拐卖”,最开始,梅国云给小说取名为《若水》,“若水”就是书里被拐卖的小男孩的名字。而那个男孩的原型之一,就是梅国云的儿子。

梅国云近照。受访者供图

作家梅国云。梅国云供图

  “我的孩子出生于1991年,他长到三岁多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小家伙有些不正常。”梅国云声音有些低沉的回忆,“到医院里一查,孩子的智商只有25”。

  梅国云和妻子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这个事实:夫妻二人出生地相隔千里,彼此家族都十分健康,怎么可能孩子智力低下?专家推测,可能是母亲由于工作关系,在怀孕期间吸入了有毒气体,才导致这个结果。

  他和妻子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孩子来到我们身边,父母就应该负起责任,让无辜的孩子一辈子生活在爱的环境里面”。

  在《拐卖》中,若水由于智力发育迟缓,连基本的算术题都做不对,在学校里饱受同学的嘲笑和欺凌。梅国云说,若水在学校里的遭遇全是真实记录,“那就是我儿子曾经经历的”。

  每每说起这些细节,梅国云都想掉眼泪,“我实在不忍把他在学校所受的全部苦难写出来,做父亲的,一辈子都亏欠儿子。”

  另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

  在《拐卖》中,小男孩若水还遭受了另外一种不幸:他被人贩子拐走,卖到了外地。梅国云说,这一阶段的若水也有原型:他的一位老上级,儿子在小时候就被人拐走了。

  “那时候我在部队工作,战友们之间关系很好。”有一天,部队的一位首长请梅国云和几个江苏老乡吃饭,其间无意中说到了不久前一位意外去世的年轻战士,谁也没注意到首长的爱人神情已十分悲伤。

  梅国云后来才知道,她的情绪受不得半点刺激:多年前,她带着孩子返回安徽老家,由于太疲惫,夜里在火车上睡着了,等醒过来时孩子已经不见了,那时,孩子只有一岁零九个月。

  母亲的精神受到了严重刺激,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在她面前说到丢孩子的事和年轻生命消逝的事,就会伤心欲绝。

  在《拐卖》中,若水的母亲小草不顾阻拦,坚持要去远方寻找孩子。梅国云说,现实中,首长夫妇四十多年的漫漫寻子路,个中滋味常人难以体会。

《拐卖》书封。中国华侨出版社供图

《拐卖》书封。中国华侨出版社供图

  “首长的爱人一辈子都觉得愧对孩子和丈夫,就是在这样的自责中,她才60出头就去世了,去世前也没能再看到自己孩子。”梅国云说,年已70、满头白发的老首长到现在都没有放弃寻找孩子,仍托人四处打听。

  从设想到写书出版

#p#分页标题#e#

  从自己儿子智力情况确诊那天起,梅国云夜里便经常睡不着觉。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孩子未来的路,“我们的年纪都在增长,老了以后谁来照顾他?”

  他知道人贩子的存在,甚至设想过如下可能性,“一个智商只有正常人四分之一的孩子,万一被人贩子拐走了,谁家会接受这样的孩子呢?”在这样的思虑中,梅国云完成了《若水》的写作。

  可能正是因为倾注了真情实感,梅国云的小说获得了成功。2008年首次出版后又很快再版。期间,根据《若水》改编的长篇广播小说在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

  “2009年5月29日开始,长篇广播小说《若水》又在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连播。”梅国云介绍,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这部作品一放就是十年,今年才得以修订出版,并将书名改为《拐卖》。

  梅国云觉得,大家之所以关注《拐卖》,大概是因为作品聚焦拐卖妇女儿童这一问题,还有对那些特殊孩子们的悲悯,“我也确实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面对争论:想把善良的祝福放在文学作品里

  不过,《拐卖》的一些人物设定曾引发过一些讨论。比如书中像仙侠小说那样,赋予小男孩若水超能力,使他获得了强大的本领,最终拥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圆满的结局。有人认为,这种设定降低了作品的“现实性力度”。

梅国云近照。受访者供图

作家梅国云近照。梅国云供图

  梅国云没有否认上述问题,“我只是想把善良的祝福放在文学作品里。这样的愿望,也只有我们这样的家庭才能体会到。用文学赋予若水以超能力,一方面是自我慰藉,一方面是互相支持有着共同遭遇的生命。”

  如今,在梅国云和妻子一道照顾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孩子不仅能够安排个人生活,还能够上班做些简单的工作,也很喜欢画画。

  他还在继续帮孩子往前走,也仍然记得当初创作这部小说时,写到若水遭受欺凌时自己的难过,“我把个人的痛苦写出来,如果能唤起大家对被拐儿童的关注、唤起大家对智力低下的特殊孩子的关注,就是这部小说的最大收获”。 (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