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出一亿粒米交出“好看”的成绩单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43  阅读量:15807   

  老师,您是认真的吗?一亿粒米数完,得燃烧多少卡路里呀?而且据说,要把这些米都带到学校,得动用卡车拉货。  
  数出一亿粒米交出好看”的成绩单

  毕竟,教育的目标不是交出表面光鲜的成绩单,而是让孩子成长。

  有记者找到了这个老师。老师表示委屈,说初衷只是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亿”究竟是个什么概念。至于怎么数,当然是估算了,比如班里有十个孩子完成了这个作业,都是估算想象的,没有一个真的一粒一粒去数的。

  好多扶贫干部都抱怨,他们大量的精力,都不得不用来填各种各样的表格,好些表格的内容都是重复的。有些干部苦笑,说他们搞的是“填表脱贫”。有的基层干部做调研做得像走秀,照片没少拍,座谈会开得像模像样,调研报告也写得很像那么回事,架势拉得挺开,但一点干货也没有,因为压根就没有接触群众、了解实际问题。

  问题在于,创新的基本前提是讲科学。如果学校只是简单抛出乍一看远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任务,又不充分启发引导,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孩子干着急,要么就是家长默默“接盘”。于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所谓的创新作业,都沦为了形式。

  张静雯

  周末侃

  看到老师这么努力的解释,还怪叫人心疼的。外人很难搞清这里面究竟有多少误会的成分,不过冲着老师一开始让每个孩子都带一亿粒米到学校,就能基本确定,数学老师自己对“一亿”也没啥概念。这恐怕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事。

  “奇葩作业”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公允地说,这些“奇葩”背后,多少都有美好的愿望。比如老师希望孩子不要死读书,多接地气,在生活中理解书本知识。比如那些“亲子作业”,是想让家长多陪陪孩子,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本就不该是割裂的,说学校折腾这些只是为了把教育责任甩给家长,确实太武断了些。说起来,这些都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革新。只是创新到最后,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孩子反倒成了旁观者。这叫人困惑。

  奇葩的作业各有各的奇葩,而且几乎没有哪一项不需要家长的“深度参与”。譬如要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个阳台,让小学生做各种PPT啥的,小朋友自己搞不定不说,家长自己经常也挺懵的。有家长吐槽说,家里宝贝幼儿园毕业之际,就是家长琴棋书画技能修成之时。部分老师布置作业时清奇的脑洞和家长们有限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总是难以调和。

  不过根据科普人士估算,照一粒一粒的数法,每秒数一粒,每天数八小时,大约需要九年可以完成该作业。

  暑假接近尾声的时候,很多家长开始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九月的到来。漫长的夏天过去,终于可以把娃送回学校,自己也好呼吸呼吸“自由的空气”了。然而现实骨感。刚开学没几天,佛山某个小学的家长就被“震”住了。这所学校四年级的一个数学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作业:数一亿粒米,用食品袋装好带去学校。家长不解,问老师该怎么数,老师回,一粒一粒数。

  形式主义的风气一度延绵不绝,和一些地方扭曲的政绩观脱不了干系。这个不新鲜的道理,其实也值得学校的老师们咂摸。就比如有些手工作品明显是家长越俎代庖,老师心里不会一点数都没有。好多老师一面强调重视过程、不重结果,一面按照传统的竞争思维去评比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这无疑是给本就摆脱不了虚荣心的家长们推波助澜。真要做素质教育,只改变形式可就太粗浅了,背后的教育思维和评价体系也得变得更科学才是。

  形式主义表现各异,但都只追求最浅表的“成果”,目的不是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只是为了能交出一张“看上去很美”的成绩单,跟真实的成绩是两码事。本末倒置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不切实际、夸夸其谈,反正都是虚的,怎么漂亮怎么来嘛。

  后来,这个老师可能意识到了哪里不对,称一开始估计错了一亿粒米的规模,在家长群里改口说,米就不用带来学校了,如果时间来不及,也可以周末再数。

  可是不对呀,这咋成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爱怨纠葛了?孩子去哪儿了?

  这么一件看起来有些无聊的小事,引发了各地家长的疯狂吐槽。当然他们的孩子没被要求过“数一亿粒米”,可这“一亿粒米”成功触发了家长们应付学校作业的辛酸经历。

  这也是很多“奇葩作业”的实际效果。拿出来的结果够漂亮就好,至于漂亮的结果是怎么来的,反倒被放到了次要的位子。培养小朋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初心”,更不知道被抛到了哪里去。对形式上的结果执念太重,就不免异想天开,于是便有了“带一亿粒米到学校”的“创意”。

  每每谈论教育的话题,心里多少是有点儿怵的。可如果把视野仅仅放在教育领域,未免不够辽阔。细究起来,“数米”这类叫人匪夷所思的作业,和困扰基层治理多年的形式主义之风,其实享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