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圣地阿拉善:阻击乌兰布和沙漠,让母亲河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43  阅读量:11864   

  点沙成土

  【壮美黄河行】苍天圣地阿拉善:阻击乌兰布和沙漠,让母亲河的脚步更轻松

  沙漠变良田,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确确实实在阿拉善盟境内临近黄河的乌兰布和沙漠发生了。9月6日下午,在乌兰布和沙漠的沃诗金“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项目区,放眼望去,在连绵不断的沙漠之中,生长着一大片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根系发达,基本都生长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的土壤中,而干旱的沙漠显然并不适宜这类农作物的生长。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就是由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志坚团队发明的黑科技“点沙成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是公认的大漠落日景致最佳拍摄地点。巴彦木仁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富饶的江河”,因地处黄河之滨,故而得名。

  54岁的丁永霞是土生土长的联合嘎查人,早些年,为了给小儿子治疗白血病,她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捉襟见肘。2016年冬天,当地政府了解到丁永霞的情况后,帮助她在黄河行岸边开起了农家乐。

  “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地带改造成绿洲,对调节气候、涵养水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输送泥沙量,保护母亲河,一方面可以阻挡沙漠向城市侵袭。”安恩达说。

  “愚公移沙”

  推门走进农家乐饭店,看到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厨房的灶台和案板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个3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是政府建设的,包括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所有厨具,都是由政府提供,我只负责经营。粗略算下来,今年以来毛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丁永霞说,除了经营饭店的收入,家庭里每人每年还有4000元的草原补贴,日子越过越好了。(文/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张巧珍)

  位于阿拉善左旗与乌海市乌达区交界的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项目区,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治理地区之一,也是沙尘暴发源地。行走其间,你会明显地感到这里的风很大,在沙漠中站不到5分钟,脸上一抹便是一层细碎的沙粒。45岁的蒙古族汉子安恩达每天都要到这里的葡萄基地溜达一圈,看看新栽种的葡萄幼苗有没有被风沙掩埋。安恩达是当地的治沙能手,人送绰号“沙漠愚公”。  

  循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葡萄架在沙漠中整齐划一,黄河以北连绵起伏的沙漠已经被大片大片的绿色所覆盖。除了葡萄,其中还有防护林、牧草,治理的沙漠总面积有10余万亩。这只是安恩达向治沙迈出的一小步。“我计划今后的每一年,还要平沙整地约2000亩。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总会有一天把黄河沿岸的乌兰布和沙漠全部治理成绿洲。”安恩达告诉记者,事实上,他起初从事的是炼焦行业,2005年底,按照国家清理整顿焦化行业的精神,焦化厂因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关闭了。之后,他决定选择一条绿色环保的产业。经过考察、调研,安恩达萌生了通过葡萄种植加工产业化生态治沙的想法。然而,他的想法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拉善盟,经过阿左旗乌索图、巴彦那仁苏木,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

  说起“点沙成土”的本事,研究团队成员李亚博士表示,沙漠土壤化的实现主要基于沙子的土壤化,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采用力学方法使沙子获得土壤力学属性,同时获得土壤生态属性,进而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的载体。“土壤颗粒之间存在万象结合约束(简称ODI约束),通过在沙漠中加入这种约束材料,沙粒像自然土壤一样结合成团,沙子中的水分、养分和空气含量就会显著提高。沙变土后,不仅适合沙生植物,还适合土壤类植物的生长,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试验表明,经过4个月的时间,试验田内出现植物75种,其中种植的作物为48种,包括草类、树木、蔬菜、瓜果等,其他27种作物均是由风、鸟带入的。这项技术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沙漠化的趋势……”言谈间,李亚对于沙漠土壤化项目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携带泥沙量饱含信心。

  李亚介绍,2016年以来,他们将“沙漠土壤化“科技成果在乌兰布和沙漠付诸实践,累计创造了约6000亩农田,种植的葵花、高粱等农作物长势良好。之所以将乌兰布和沙漠作为实验基地,是因为这里的沙漠流动性大,改造难度大,更能检验他们科技成果的实际效果。据悉,沙漠土壤化改造的成本在2000~5000元之间。目前他们的科研投入已经达到数千万元,这些资金全部来自社会捐赠,许多对治沙事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向该项目捐赠资金,没有要求任何回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阿拉善是沙漠的代名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对阿拉善风沙肆虐最真实的写照。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近三成是沙漠,其中,黄河流经阿拉善境内85公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被带入黄河,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当地政府下大力气治沙,通过发展沙产业,变沙害为沙利,探索出一条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双轨发展的路子。

  牧民吃上旅游饭

  “以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丘,十几年来,通过推平沙漠,开垦成一米宽一米深的沟,然后在沟里置换土地,种植葡萄。这样持续治理以后,就变成了如今的绿洲。”9月6日,安恩达指着集中连片的葡萄架说。

  “这里过去是吉兰泰食盐外运码头,又叫老磴口,盐务所和老磴口的旧址还依旧保留着。”在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的联合嘎查,苏木达(蒙古语:乡长)说,近两年,依托黄河古文化,当地打造了黄河渔村,建起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客栈、家庭旅馆,通过发展全域旅游、田园牧歌综合体,带动周边农牧民共同致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