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军:大山深处“单人校”的守护者
为了一个学生,也要坚守。
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雷山县交界处大山深处内的丹寨县排调镇党干苗寨教学点。每天早上,学校唯一的老师杨昌军都会准时在校门口迎接一名一年级学生王芳英和7名来自两县不同村寨的学龄前儿童。
杨昌军在给一年级学生王芳英(中)上语文课,他6岁的女儿(左)也在旁听。 黄晓海 摄
今年,他在册的学生只有一名。
1978年出生于党干村的杨昌军19年前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到县内一个边远的教学点教书。2001年,随着部分乡村教学点合并办学,杨昌军又回到了家乡党干村这个至今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中心小学任教,他刚来时,党干小学的学生达400多人,有十几名老师上课。
2012年丹寨县实施村级小学到乡镇集中办学模式后,学校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集中到排调镇中心小学了,当地的教育部门考虑到党干村教学点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保留这所学校,因学校规模变小了,就改为了教学点,安排一名老教师和杨昌军共同管理学校,当时教学点还设有一、二年级各一个班,一、二年级年龄偏小的三十多名小学生在此就读。
2015年,在另一名老教师退休后,党干教学点就只有杨昌军一个人坚守了。
杨昌军在给一年级学生王芳英上语文课。 黄晓海 摄
前来就读的学生数量也随着父母外出务工和搬迁进城逐年减少了,党干教学点也就剩下一年级的一个班,当年还有几名学生与杨昌军为伴,教育部门为了保障教学点孩子们的营养午餐能正常开展,就把杨昌军的妻子聘用作为学校后勤人员,专门管理孩子们的日常用餐,从那年起,夫妻俩就与这个乡村教学点分不开了,基本上以校为家。
2018年新学年开学时,党干村教学点只来了一名7岁的适龄女孩子王芳英报名入学,王芳英是党干村3组南猛自然寨人,家里有8口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爷爷瘫痪在家,她的父母为了照顾爷爷只能在家务农,不能外出打工,所以她也没有和村寨里的孩子们一样外出就学,于是她就成了教学点唯一在册的适龄学生,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王芳英还享有与镇中心小学学生同样标准的营养午餐补贴。
一年级学生王芳英在上语文课。 黄晓海 摄
每到上课时间,王芳英就会独自在一年级一个班上课,杨昌军单独授课,一年级的课程安排得很紧凑,每个星期都排满了语文、数学、德育、体育、艺术等各门类30节课,包揽了一年级所有课程。虽然只有一个适龄学生,但杨昌军都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开展教学任务,每天在一年级上完课后,他还要义务地给包括他女儿在内的其他7名学龄前儿童上学前知识课,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识字、识数和画画等学前知识,7名幼儿里其中有两名还是雷山县境内苗寨的孩子。
杨昌军在党干村任教多年,周边苗寨的老乡们都对他信任有加,每年都会把家里的学龄前孩子放到教学点委托他帮忙管教,杨昌军说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他也很乐意担负起这个责任。十几年来,杨昌军所教出来的学生有十几人还考上了省内外大专院校,成为了有用的人才。
丹寨县排调镇党干苗寨教学点。 黄晓海 摄
杨昌军说:“十几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山村的教学生活,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周边七八个村寨的低龄孩子们上学都要到二十多公里外的镇上,各方面都很不方便。目前留在教学点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困难等特殊原因无法外出就学的学生,这个教学点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书读,为了他们,我将在教学点一直坚守下去。”(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