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科幻作家不可能预测未来

网络 linda 2019-02-11 00:05  阅读量:12797   

  2019年春节档期影票房冠军非《流浪地球》莫属。作为这部影的原著作者、影监制,刘慈欣曾表示,中国科幻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今天,刘慈欣在山西阳泉家中接受了央视记者独家专访,并回答了部分央视新闻网友的提问,戳视频来看看他如何说。

9月18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科幻在促进公众科学素质中的先锋价值”专题讨论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行,中国著名科幻作家、2015年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登台参加讨论,与现场观众一起聊科幻。/p 记者 侯宇 摄

资料图:刘慈欣。 记者 侯宇 摄

  刘慈欣答网友问

  1、影片看哭很多人,您哭了吗?

  没有,我们看影是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看,我们不是从一个普通观众角度去看,我看影比如我看到一个感人情节,我更多地会这么想,这个怎么样再加强一下就更好了,或者把它(情节)是不是朝前挪一下或朝后挪一下,效果更好,我是这么一个工匠、一个创作者的心态去看,一般来说,我们是打动别人的,我们自己一般很难被看过多少遍的作品去打动。

  2、影片中的地球现象是否会发生?

  首先在我们看得到的未来是肯定不会发生,因为太阳它处于一个主星序之中,就是恒星的主星序之中,主星序中的恒星是十分稳定的,就是说太阳真的要发生变化呢,它也是以一个很(漫长),对我们人类的尺度上来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它发生变化是在很远的未来。

  3、网友质疑影片中一些科学设定让人无法接受,您怎么看?

  (记者:这是一个挑刺的网友?)他真没有挑刺 。确实里面的很多设定,确实像他说的不是太严格。甚至是一个BUG,这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受拍摄技术的限制、故事的需要。比如说打掉摄像头确实不能把人工智能毁掉,但你要表现毁掉人工智能的话,是有的。像典型的就是2001影里面,毁掉人工智能很专业,航天员进到脑的主板上,把存储芯片一块一块地拔下来真的就毁掉了。可在《流浪地球》里你让吴京去这么干,那影的时间可能要拉长很多。如何在遵守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又保证影的可视性、可看性。

  4、流浪地球会拍成系列吗?

  这不该问我。对对,去问制片方导演。拍不拍,不是我能决定的。

  但是我觉得如果《流浪地球》第一部的票房照这样的趋势走下去的话,是完全可以拍第二部、第三部的。(记者:你是希望作品能多多呈现在屏幕上?)那是自然,我当然希望。我希望我所有的作品都拍成影,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毕竟科幻影和小说相比它受到的制约是很多的。

  5、国产科幻影未来该如何发展?

  首先还是我刚才说的,不要被某些框架限制死,就是科幻影一定要多元化,要有多种风格的科幻影。不能说照着某一个风格的科幻影,好像都照着它那个模式去拍,那个是没有前途的。

  另外的话,还是那句话,首先要建立起一个科幻影的工业体系,这个必须得有。这个工业体系就是很专业的。比如做什么就是做什么的,做星空特技的、做飞船特技的,都有它特定的专业,这个体系必须建立起来。

  第三个就是,必须有好的原创内容,这个很重要。这个原创内容从两个方面来,一方面我们要好的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品,这个现在太缺了,没有。就是我们说的IP,现在我们没有好的IP,或者说数量很少;第二就是说科幻影相对于从文学作品改编而言,它更适合原创。我们必须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幻编剧来,这是我们目前很缺的一点。为什么现在国内的科幻IP科幻改编权,它的市场那么火热,就是因为科幻编剧比较缺乏。我们其它的领域的编剧数量还是很大的,但是在科幻的编剧的数量很少,这方面急需培养出很多的人才来,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最需要做到的。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其第一部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该部已有5个版本的实体书在国际市场上发行,此外还以有声书光盘、有声书下载版、子书等多种形式发行。

  刘慈欣:这都是《三体》所有语言的版本,这是中文的,这都是英文的,这是在英联邦出的, 这是在美国的。这(幅画)就是《流浪地球》的场景,是一位画家画的,很精细,素描,画得很精细,很像我心目中那个场景。

  (记者:科幻作家能预测未来世界吗?)

  刘慈欣:不可能。描述不出来,不光是我,谁都描述不出来,甚至你描述100年以后都很困难。所以我们写科幻的人不是在预测,我们随时都不是在预测,我们在排列,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排列出来,但是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我们只排列那些最有意思的、最震撼的,注意这句话,只排列最有意思的、最震撼的,可不是排列最可能的。

  我常举的一个例子,一个不走的表,它一天还有两次能弄对。一样,你排列足够多的可能性,这里面肯定有几种能遇上的。但这不是它预测的,科幻小说家并没有神奇的力量。

  (记者:您创作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刘慈欣:我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其实也就是创意的,不能说是枯竭吧,很难能产生让自己能兴奋起来的科幻创意。这个和大家有些误解,好像你写一部作品非要超越你前一部作品,我没有这个想法。我说过一部作品,它有很多因素是机遇,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我要写一个作品,我必须有让自己兴奋起来的想法。如果我自己都兴奋不起来,我是没有动力去写它,特别是长篇小说,能支撑你写下去的,就是你自己的想法很兴奋。同时,(如果)我都兴奋不起来,你别指望让读者能兴奋起来,他肯定也不兴奋,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刘慈欣:就这三个是(奖杯),这个就是雨果奖的奖杯,这个是轨迹奖的,也是美国的一个科幻奖,这个是克拉克基金会的奖。

  其实我们的科幻发展到这一步,并不是因为科幻本身,也不是说现在的科幻就比以前80年代的科幻水平高多少,它是大环境决定的。这个《流浪地球》的导演也反复强调,整个国家处于一个快速的崛起、现代化状态,给科幻文学、科幻影提供了一个肥沃的土壤。中国现在最强的感觉是什么?是未来感。就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在中国有这么强烈的未来感,这种未来感就是未来给人的吸引力。世界上现在任何地方你没有办法与中国相比,顺理成章地它就促进科幻小说、科幻文学的繁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