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二代“三十而立” 在第二故乡经营“北漂”
(改革开放40年·两岸缘)台商二代“三十而立” 在第二故乡经营“北漂”生活
12月15日 题:台商二代“三十而立” 在第二故乡经营“北漂”生活
记者 杨程晨
改革开放40年间,穿梭两岸的台商不计其数,伴随生意移居大陆的台商第二代早年远离舒适圈,在青春期经历陌生与苦闷。如今,这一群体多已成家立业,其中一部分选择留在大陆,或接手家族生意、或另辟新天地。
1995年,14岁的黄国书离开宝岛、随父母搬至北京近郊,成为顺义县(现顺义区)第一中学校史上的首位台籍学生。但彼时的他很难理解父母舍弃繁华、举家北迁的决定,满心无奈。
黄国书坦言,虽然在学校“颇受瞩目”,但生长背景的差异加之方言的不适应,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他过得“魂不守舍”。身处异乡一面思念家乡、一面劝自己要融入环境,不知何时起,性格温和的“台湾仔”慢慢地被周遭接纳,他甚至开始与北方孩子们“称兄道弟”。
2000年,黄国书通过面向港澳台学生的招考,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在这所顶尖高校里,他被才华横溢的新同学们深深折服,暗自庆幸眼界打开的同时,还做好打算“今后不回去了”。
几乎在同一时期,台湾女生陈洛婷从淡水中学音乐班转学至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大陆最高音乐学府的升学考试。
“台湾同学当时对我到北京念书的决定不能理解。”一直在广东沿海有投资的陈洛婷父亲确信,女儿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大陆。这位17岁的女孩也未让父亲失望,度过一年“睁眼练钢琴、闭眼睡觉”的封闭生活后,她顺利上榜。
本科期间,陈洛婷转变方向,选择新鲜学科音乐治疗专业,还远赴纽约攻读硕士,毕业后返回北京的母校担任教师。
世纪之交的头几年,北京因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等进入飞速建设阶段。与此同时,台商在大陆的发展也步入崭新格局,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办厂,于北京开设办事机构。
正因亲眼目睹此间改变,陈洛婷、黄国书感叹“被上一辈人早早地安排来京,是‘赌’对了”。身处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巨大变化之中,两位年轻人对北京也越发有融入感,身临其境的求学、工作经历,也让这座城市与他们青春回忆产生紧密联系。
2010年以后,黄国书在台湾服完兵役返京,进入企业管理层,家族事业从食品加工转为三产融合发展,企业近年还借大数据转变传统模式、反点获利。陈洛婷则是一面在母校任教,另一面开设个人工作室,用音乐为需要帮助的特殊儿童、孕妇、患病老人进行治疗。
随后数年,两岸交流更为热络,北上求学、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络绎于途。相比于中学“被迫西进”的上述二人,曾在广东珠海创业的庄威于2014年才选择落户北京,并看准时机、启动快速剪发项目“星客多”。
“让我有信心独自创业的,是对大陆消费者的了解和将传统理发向互联网转型的决心。”他的父亲于上世纪90年代赴大陆,几年后建立起从培训到经营的全套美容美发产业链。虽然创业内容与父亲的事业有重合,但庄威却从未想过接手家族企业。
他将快剪和在大陆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技术绑定,“星客多”自2015年上线至今,已成为“互联网+理发”领域的指标性品牌之一,在京沪等地拥有百家门店。作为留在大陆发展的非典型台商二代,庄威“后来者居上”,在传统行业里寻觅到新商机。
如今,台商第二代们大多年过而立,有的甚至已开始孕育家族第三代成员。无论是否接掌生意,他们都已把北京视作第二故乡,并在这座城市经营着与他人无二的“北漂”生活。
面对 记者,三位受访者们都提及,他们这代人随长辈初来乍到,很少为经济发愁;现在的台青们独自前来,不仅要调整心态、更需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提醒,相对于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老一代台商,当下的年轻人更应切记“不分身份、不划圈子,彼此合作”。(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