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呼吁:抓住机遇 勿错失大陆扩大金融开放良机

网络 山阴新闻网 2019-04-02 11:50  阅读量:14655   

  中新网4月2日电 台湾《旺报》近日发表社评称,大陆以开放促改革,将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上最重大、最令人期待的变化之一。在两岸融合发展背景下,对台湾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应当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资料图:3月30日,2019三亚台商峰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资料图:3月30日,2019三亚台商峰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文章摘编如下:

  以“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金融业扩大开放成为焦点。大陆“一行三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皆给出了明确的开放信号,大陆金融业开放的宽度与深度均将加大。

  实际上,自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确定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后,相关政策的落地效率明显提高。2019年新年至今已有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准入条件和投资范围放宽、“熊猫债”发行指引发布、《外商投资法》表决通过。

  各地亦在抓紧行动,广州提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上海提出加快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北京银行于近日宣布,与荷兰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ING Bank N.V成立大陆首家外资持股比超过50%、绝对控股的合资银行。

  金融业对外开放,契合大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大陆以开放促改革,将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上最重大、最令人期待的变化之一。

  而这对台湾的影响是多重的。一方面市场开放更为充分、竞争更为公平,台企在大陆发展的整体环境优化、机遇增多;另一方面,外资享有充分的“国民待遇”,与台资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台商若不强化竞争力,营运将如逆水行舟。可以判断的是,内外资一视同仁将成趋势,特殊化安排会减少。

  当然,在两岸融合发展背景下,台资在大陆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优先地位不会改变,各地会延续《惠台31条》精神继续出台便利措施。对台湾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应当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掌握机遇,一是赴陆布局,扩大金融业务量。2018年台湾银行业在大陆获利大幅增长,远高于其他地区。登陆限制减少意味着金融业业务空间的扩大。

  从服务对象来看,台企、陆企和外企皆可以成为台湾金融业的服务对象。大陆居民的高储蓄率以及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台湾金融业可发挥产品丰富、创新快的优势。

  从服务领域来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行业,台湾均可延伸业务。

  从地域上来看,除了沿海,内陆广袤区域是台湾金融业可进一步拓围的空间。大陆的重大国家战略,比如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台湾金融业也可参与其中。

  二是善用点对点模式,拓展两岸金融机构合作。两岸金融合作的最佳途径当然是两岸官方形成框架性制度安排,在当前两岸政治环境下,可以先用点对点的模式──企业对企业、地方对地方来推进合作。

  两岸有意愿的银行可以多开合资银行。昆山试验区近些年在两岸金融合作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可行经验,可进一步推广。

  两岸还可以共同培育金融业人才、共探防范金融风险的路径。台湾资本市场虽较大陆小,但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较高,拥有众多受过西方教育和国际投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可以赴大陆从业、交流,创造个人与社会价值。

#p#分页标题#e#

  此外,大陆高层及业界格外关注金融监管,台湾金融业的风控机制较为完善,两岸金融生态较西方也有更多共同点,两岸可以在风险分析、技术创新、机制设定、路径选择上,共探可行的监管之路。

  三是共同开拓“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2019年大陆政府工作报告论述“一带一路”时,首提“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这是大陆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将大陆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实现1+1+1大于3的效果。

  台湾的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优势,与大陆的基建实力相组合,恰恰取长补短。“一带一路”涉及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市场广阔,同时伴随着风险,台湾金融业与大陆合作可有效减少风险,借大陆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领域,台商深耕多年,熟悉在地情况,“新南向”正后劲不足,两岸可在此思量如何共赢。

  两岸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在提升,而现实情况是,两岸金融合作程度与这一需求和广阔前景不相匹配。首要原因是政治障碍,民进党当局以政治至上和安全第一为由,限制两岸金融合作,不认“九二共识”致两岸金融交流机制停摆,非常可惜。机不可失,台当局不给力,只能靠业者多多加油,自求多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