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亚太地区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中新社曼谷8月22日电 (王国安 赵婧楠)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22日在曼谷公布《2019年亚太灾害报告》。报告显示,近两年亚太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在强度、频率和复杂性方面都在增加,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报告称,2018年,全球280多个自然灾害事件中几乎有一半发生在亚太地区。自1970年以来,亚太地区平均每年有1.42亿人受到灾害影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800万人。
今年的报告首次将干旱等发生过程缓慢的灾害影响包括在内,这使得其估计的年度灾害损失数字较往年的报告大大增加。报告说,目前亚太地区灾害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高达6750亿美元,约占该地区GDP的2.4%,其中约六成(4050亿美元)是与干旱有关的农业损失,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影响巨大。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米达·阿利斯夏巴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亚太地区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如果无法保护人民免遭自然灾害的侵害,则无法实现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这要求亚太各国政府加大投入建立灾害防御能力,尤其需要加强保护那些最边缘和最脆弱的区域。
报告列出了亚太4个灾害热点地区,包括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跨界河流流域;东南亚和东亚及东北亚的太平洋火山带;东亚和东北亚、南亚和西南亚以及中亚的沙尘暴走廊;以及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报告称,在这些地区,贫困人口高度集中暴露于脆弱的环境、多重危险和巨大的灾害损失中,对减贫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报告还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对灾害风险,促进包容性社区发展。鉴于许多灾害热点地区跨越国界,报告提出了一套区域政策行动要点,包括通过亚太经社会的“亚太抗灾能力网络”释放区域合作的潜力。
亚太经社会编制的《亚太灾害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旨在协助公私部门的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灾害风险和复原能力,并及时抓住行动机会应对灾害。(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