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伊拉克电影导演:讲述伊拉克人的真实故事
新华社巴格达2月17日 专访:讲述伊拉克人的真实故事——访伊拉克影导演穆罕默德·达拉吉
新华社记者程帅朋 张淼
“我们经历了战争和独裁,很遗憾,我们曾经是、现在仍是受害者……”伊拉克知名影导演穆罕默德·达拉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对于影人和历史学者,记录伊拉克人的记忆瞬间非常重要……”
达拉吉1978年生于巴格达,20世纪90年代在伊拉克学习影制作,随后前往荷兰和英国深造。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达拉吉重返故土,十几年间陆续执导和制作出数部蜚声国际的影片,其中《梦》《巴比伦之子》和《旅途》3部作品获选参评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不同于部分美国影对伊拉克国家和民众脸谱化的塑造,达拉吉的许多影从伊拉克人的视角出发,展现战争对民众的伤害,塑造了许多充满韧性和温情的伊拉克人角色。
在2009年影片《巴比伦之子》中,主角老太太带上孙儿在战争期间辗转监狱和集体坟墓,寻找12年前失踪的儿子,故事足以勾起许多伊拉克人的记忆,感人至深。
谈及人物创作的初衷,达拉吉说:“世界上许多人不知道伊拉克人是什么样的,我们只是媒体报道中的死亡数字,但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人……我们在影中讲述伊拉克人的真实故事,(战争)受害者在影中也能展现出英雄的一面。”
在新作《旅途》中,达拉吉聚焦一个受“基地”组织指派、计划在火车站实施袭击的年轻女性。除了关注伊拉克人,达拉吉在片中也从多角度塑造了美军士兵的形象,既表现了他们对待伊拉克民众的冷酷,又在片尾放上他们给自己孩子唱歌的温情画面。
“在军服的背后,也是一个人……这是人性使然。”达拉吉解释说,“其实,《旅途》里的每个人物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迫害者。”
2018年3月,《旅途》在伊拉克各院线上映,成为1991年以来伊拉克上映的首部本土影。这部影还将登陆部分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伊拉克影在经历数十年的战乱后表现出复苏迹象。
不过,达拉吉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伊拉克影人还处在尝试建立自己影风格的阶段,要建立涵盖影教育、剧本写作、制作和宣发的完整影产业,伊拉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0年达拉吉和部分影人成立伊拉克独立影中心,从事影教育、制作和宣发工作,中心开办的培训班已吸引约250名伊拉克年轻人参与。达拉吉希望伊拉克政府能提供帮助,在伊拉克建立影学校。
达拉吉对记者说,他想建立一个“移动影院”,为受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影响的民众送去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