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学者谈德国人践行“低调爱国主义”: 能打击极右翼势力
【环球时报 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去年底,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一次历史纪念活动中呼吁德国人保持“低调爱国主义”。在《环球时报》记者看来,这既是对二战历史教训的清醒认识,也是对理性爱国主义的追求。
由于二战历史原因,德国一度回避“爱国主义”,担心这一概念可能让德国重新回到极端状态。在德国媒体报道中,“爱国主义”曾长期是个“禁用词”。两德统一使德国人重新找回了自信。但德国人爱国主义的爆发则与2006年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有很大关系。记者清楚地记得,当年每逢有国家队比赛,德国人便身披国旗,头戴国旗帽,脸画国旗图案,走上街头。
如今,爱国主义不再是禁忌。但《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即便是现在,德国人的爱国主义也不那么高调。不会把爱国主义挂在嘴上,而是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这从德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见一斑。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会通过家乡常识课,带着孩子们认识家乡的街道、河流、古迹等;初中和高中,老师会带学生到全国各地旅行,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近年来,德国媒体掀起一股爱国主义潮:德国卫星一台一档名为“我爱德国”的电视秀,每周邀请名人和普通观众参加关于德国知识的竞猜活动,屡屡创造收视高潮;德国《明镜》周刊、《图片报》等也不定期推出“爱家乡”“在国内度假”等专刊。
本届德国政府还把内政部改名为“联邦内政、建设和家园部”,突出“家园”概念。这一改名能让人立即联想到德国啤酒、香肠、莱茵河、阿尔卑斯山等文化因素,显示德国政府希望民众有一种文化归属感。
《环球时报》记者身边的德国人对爱国主义有不同的认识。西门子工程师乌维说,爱国主义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保持“德国制造”的良好声誉。对于军人奥乐尔来说,德国军人在境外执行使命是一种爱国行为,是维护国家利益、为国效力。德国议员卡罗琳娜则对记者表示,作为政治家,爱国主义不应该是喊口号,各党派应以大局为重。
德国柏林政治学者弗莱利克对记者说,“低调爱国主义”可以提升社会凝聚力,也能推动经济发展。此外,它能打击强调民族主义的极右翼势力。“不再回避爱国主义是德国走向正常化的体现。但基于历史原因,德国必须在此问题上保持低调。”弗莱利克说,这有利于德国后人保持对历史的反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