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奋斗》到《青春斗》,赵宝刚:我的青春剧很热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米广弘 罗晓汀】从2007年的《奋斗》到正在播出的《青春斗》(如图),青春剧仿佛在12年迎来一个轮回。赵宝刚执导的《青春斗》如今豆瓣评分仅4.7分,在争议声中将青春剧这一类型带回到观众视野。赵宝刚告诉笔者,《青春斗》讲述5个女孩的成长故事,该剧没有在对错、是非上做文章,而是展现青春路上的跌撞起伏,“我想让观众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在青春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的经历不是如何成功,而是一点点的成长进步”。
国内最早也最具影响力的校园青春剧《十六岁的花季》于1989年播出,讲述的是白雪、陈非儿、欧阳严严和韩小乐等十六岁少男少女在高中校园里的生活故事,成为一代经典。此后,1997年的《十七岁不哭》让郝蕾、李晨等剧中演员为人所熟知,该剧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8.8分的高分。1998年,李亚鹏、徐静蕾等主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与以往校园剧不同,增加成长和爱情元素,甚至还涉及走私、坐牢等剧情。2000年之后,台湾和日韩偶像剧催生出新的观剧需求,内地偶像剧集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到场景设置上都带着模仿痕迹,比如《流星花园》风格的两部作品:《红苹果乐园》和《一起来看流星雨》。
2007年的《奋斗》聚焦青年创业、买房、闪婚等社会热点话题,将内地偶像剧从模仿中拯救出来。此后,以赵宝刚的作品《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青年医生》为代表,一批展现“80后”生活态度和爱情观的剧集陆续出现,这类作品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青年人如何奋斗成为主线。“大家说我拍的青春剧很热血,我也一直这样觉得。”赵宝刚告诉笔者,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他最想说的故事,“如今一些影视作品的问题在于缺少一颗真诚的心,为了赚钱而完成,怎么可能创作出好东西”。
在IP改编热潮裹挟下,从2016年开始,《微微一笑很倾城》《夏至未至》《泡沫之夏》等根据小说改编的剧集取得不俗的网播量和收视率,但口碑却不断下滑。与此同时,《最好的我们》(2016年)、《你好,旧时光》(2017年)和《独家记忆》(2019年)则不同于“狗血”IP剧,这类描述普通高中生活的剧集取得较好口碑。近年来,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各种细分的青春题材:《旋风少女》《我们的少年时代》《甜蜜暴击》将青春与体育题材结合,周冬雨、张一山主演的《春风十里,不如你》融入军旅元素,徐静蕾监制的《同学两亿岁》融入软科幻元素。
有评论认为,当下青春剧多为怀旧与甜宠主题,不仅是对本身题材的窄化,更是对青春的窄化。而年轻编剧缺乏社会积淀,成熟编剧又把握不了当下年轻人的青春。赵宝刚认为,年轻人最宝贵的是“敢于抛弃一切重新来过的叛逆精神”。在他看来,现在有些年轻人抗压不够,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还有些人好高骛远、渴望速成,这都是青春的“背光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