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景观设计展开展
新华社南京5月18日电(记者刘宇轩)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景观设计展开展。幸存者代表、南京艺术学院师生等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展仪式。
清凉山、金陵大学、燕子矶……南京存留着多处遇难同胞丛葬地。据展览主办方介绍,截至目前,已发现且被认定的丛葬地有23处,立碑21处。但不少地点历经风霜,日渐荒芜。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们通过设计展方式,对丛葬地进行纪念性景观设计,希望参观者了解丛葬地现状,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中心主任邬烈炎说,每到清明节或国家公祭日等特定时间节点,不少市民会前往丛葬地,自发聚集、表达哀思。但部分场地一直荒芜,缺少设计感和仪式感,这是我们此次展览想要聚焦的一个主题。
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30余位主创团队成员认真思考、查阅资料、田野考察,走遍南京各处遇难同胞丛葬地,融汇历史事件、人物故事、周遭环境等元素,最终对17处丛葬地予以物态呈现。
参展作品“长江祭”的主创成员马仰超说,在长江边的鱼雷营、燕子矶等几个丛葬地,目前仅树立了纪念碑。我们设计了沿江的一条线性纪念景观,串联起这座城市曾遭受过的苦难,也串联起人们的哀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展出结束后,将在网络上线一个虚拟展馆,永久存留。邬烈炎说,这些丛葬地是那场历史惨案的发生地,虽然时光流逝,但它们将永远见证事实的真相,使过去不被遗忘,让历史告诉未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