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伟:要让古村镇的居民愉快地留下来

网络 王林 2019-05-29 15:47  阅读量:16125   

5月24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沿线地区古镇古村保护、文化与旅游融合、促进运河文明中外交流等建言资政。从五届全国政协开始,一直以来,全国政协与大运河的保护利用保持着很深厚的情缘。积极推动大运河申遗和保护,凝聚了许多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金永伟:要让古村镇的居民愉快地留下来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在双周协商座谈会这样说——

“在此次考察过程中,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当中面临一些问题,如现在最急迫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我们面临的最急迫的任务是什么,大运河沿线的居民最急切盼望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等。我们发现,在基层各沿线、各省市政府的努力之下,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过程当中,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从省级层面,再到地市一级,甚至到村镇一级都已经建立了有效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在此次大运河调研中,在金永伟看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调研发现,运河古镇古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影响当地原住民主人翁地位的发挥。规划设计重物轻人。运河沿线的古镇古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方案,大多都关注古建筑、古广场、道路绿化这样一些物质载体的改造,过于追求整齐划一。”

“第二, 功能业态上重游客轻居民成为通病。村镇走访过程中,现场随机询问了一部分当地的居民,他们对所在的村镇保护方案知之甚少,同时我们在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交谈当中,也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迫切地期望把古镇古村的改造修缮当成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摇钱树,因此在古村镇的功能布局上,过于注重旅游功能的开发。”

“三是文化挖掘重硬轻软。在我们走访的古村镇当中,对重点文物建筑、遗址、河道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都在积极进行当中,但是这些村镇的历史源流、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手工技艺等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严重滞后,这样导致长期以来百姓的运河文化记忆逐渐模糊,运河的情感联系也日渐淡漠。”

针对以上问题,金永伟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按决策者的思路彻底改过来。运河的古村镇,在保护过程当中必须高度尊重传统,要保障原住民的利益。当前,我们运河沿线的地方政府,省市地方政府正在组织制定地方的实施规划,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指导力度,抓住这一个关键环节,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坚决遏制住地方政府搞大拆大建大开发的经济冲动,确保国家规划纲要在地方落实过程当中能够不走样,不走偏,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关系,政府要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规划指导,同时,政府部门还要积极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在科学治理、理论监督、营造社会氛围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要让古村镇的居民愉快地留下来。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建立起居民有效参与的决策机制,针对居民日常的居住生活需求,重点改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打造便于居民日常参与的文化体育健身休闲公共空间,重新建立起大运河与沿线村镇居民的社会联系。”

“三是要让大运河民俗活起来。要下大力量挖掘整理好运河沿线的民风民俗传统的技艺,搭建好一系列的运河文化展示平台,让沿线的百姓们能够积极主动地、特别是让他们能够自发地参与,争取让运河的各种传说故事,绝技绝活,美食小吃,民风民俗能够重新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整理 宋子节) 

(责编:马昌、曹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