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村子大夫能到大医院进修(履职故事)
大雾漫山岗,雨说下就下。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出诊回来的桑科镇达久滩草原村子大夫旦正草,没来得及休息,便将牧民群众的意见发起,归类整理,写进履职调研。“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必需为群众好处精心尽职,把每一次出诊都作为一次调研。”旦正草说。
达久滩草原,海拔3600多米,旦正草是这里独一的村子大夫。“2018年,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两会闭幕回到乡里,许多群众跟我说,担忧我到了北京,再也不返来。”旦正草笑着说,乡亲们想说的,其实她都懂。“本土医疗人才匮乏,外来大夫留不下。”旦正草说,各人担忧她走了,村里的大夫没人交班,牧区的黎民就没法看病。
从达久滩草原到夏河县城,有60多公里的沙土路,出行未便、缺医少药,让这里的牧民群众习惯了小病扛、大病拖,难以实时被医治。上世纪90年月末,从甘肃省卫校结业后,旦正草回到草原,做起了村子大夫,为牧民群众看病送药。由于牧民群众居住分手,骑马就成了旦正草最主要的出行方法,有时候深入牧区出诊,一去便要好几天。快要20年的恪守,谁是什么病,家里啥环境,旦正草比病人还清楚。说起旦正草,牧民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并说句:草原好“曼巴”(藏语,意为大夫)。
草原天气多变,出诊路上,才是艳阳天,又遇风搅雪。“气候恶劣,常常早岀晚归,忍饥受饿也就成了屡见不鲜。”旦正草说,近些年,牧区变革很大,通了路、有了电,“医疗条件对比以前更是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旦正草说,但村子大夫步队尚有许多问题没能办理。
从她的切身体会,以及这两年的履职调研看,村子大夫身份恍惚,报酬跟不上,养老没保障。尤其是高海拔的牧区,村子大夫岗亭险些对年青人毫无吸引力。长此以往,村子大夫步队就会不不变,黎民的康健就得不到守护。“我本年已经47岁了。”旦正草汇报记者,本年两会后不久,又经验了一次大手术,“是肝包虫病,已经10多年了,肝有一部门被切除。”旦正草用手比划着说,此刻她也挺担忧,不知还能在村医的岗亭上僵持多久。
因为出诊险些不收费。在草原行医几十年,旦正草不只没挣着钱,还倒贴了几万元医药费。尽量这样,她照旧将辛苦积攒下的2万多元捐给了桑科镇投止制小学,创立了“旦正草助学金”。“就是想让更多学生定心念书,今后为草原造就更多的‘曼巴’。”旦正草说,这两年她遍及收集资料,深入相识内地经济社会成长环境,“把本身看到的和相识到的环境,通过全国两会通报上去,但愿更多的人来体贴藏区村医和藏医药成长。”旦正草说,去年她提交了《让传统藏药在“一带一路”建树中发挥更大浸染》的发起,本年又提出发起,但愿能核准偏远费力地域的老村医开诊所,让哪里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医。
“接下来的几年中,我还将一连存眷这些问题。”旦正草说,但愿加大对村子大夫的培训力度,能让他们有时机走出去,到大医院进修。同时,将继承号令提高村医人为报酬,真正让他们扎根本层,做牧民康健的守护者。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4日 18 版)
(责编:马昌、袁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