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在新时代大踏步前进

网络 林晓舟 2019-08-08 13:30  阅读量:15502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黔驴技穷”“夜郎自大”,这是曾经关于贵州的所谓“三言两语”,也是千百年来贵州被贴上的贫困落后标签。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一跃而起,引人注目。

自信的贵州人不再忌讳“三言两语”,而是自豪地向全国和世界人民介绍“新三言两语”:“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正在彻底告别贫困,书写着新时代的新篇章。

“农业革命”决战脱贫攻坚

关于全国哪里人最能吃辣,回答可能莫衷一是,但中国第一辣椒大省却无疑是贵州。据8月5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贵州全省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约占全国六分之一、世界十分之一,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不仅辣椒,贵州的茶叶种植面积也已位居全国之首。曾经因缺乏耕地而粮食长期无法自给的贵州,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做足山地农业长板,开展一场深刻的农业产业革命,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动力。

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创造形成了“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四个聚焦”、农村产业革命等系统推进的工作体系,创新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和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抓手,总结提出“五步工作法”等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加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减贫人数和减贫幅度、易地扶贫搬迁人数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2013年至2018年,贵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68万人,33个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4.3%,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向着历史性解决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迈出了坚实步伐。

新兴产业实现后发赶超

贵州有什么?如今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大数据。从2014年贵州大胆驶入这片蓝海,到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世界级的影响力,短短几年时间,贵州的大数据产业领跑全国,创下多个第一,成为中国省域创新发展、弯道超车的经典案例。随着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苹果等企业大举布局贵州,大数据产业不仅落地生根,而且枝繁叶茂完美演绎后发赶超。

在大数据产业的引领下,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概念纷纷引入,使贵州兴起了一大批高新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做实“四个强化、四个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施“万企融合”“百企引领”。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贵阳入围首批5G城市名单,互联网出省带宽突破1万Gbps,大数据企业达到9500多家,上云企业突破1万户,1625家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4.6%、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第1位。新经济占比达19%。

生态建设收获绿色红利

“来贵州旅游,门票5折、高速5折!”这个夏天,贵州很多地区创下了近年来的凉爽纪录,加上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也同时让很多景区创下了游客接待量纪录。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优势、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生态贵州在新时代收获了绿色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正在加快变成现实。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森林扩面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石漠化治理等生态扶贫十大工程,生态护林员达6万多名。从2012年到现在,全省完成营造林3340万亩,减少石漠化面积8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居全国第1位。

#p#分页标题#e#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四型”产业,绿色经济占比超过40%,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4项改革加快推进,在生态文明地方立法、生态司法机构组建、生态环境问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率先开展制度创新,多项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生态文明公众满意度居全国第2位。


(责编:宫宜希(实习生)、岳弘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