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助贫带困“强磁场”
原标题:构筑助贫带困“强磁场” ——四川省苍溪县探索产业长效扶贫观察
一块块散落于崇山峻岭间的山坡地,能有多大潜力?他们干成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托举起全县几十万亩特色优势产业。
一个个农家院落房前屋后的犄角旮旯,能有多大用处?他们干起了10万余个户办庭园,带动全县几十万农民加入新一轮产业发展大潮增收致富。
一颗颗生于斯长于斯的红心猕猴桃,能有多大能耐?他们干成了一个年产值近百亿元的扶贫支柱产业,带动全县2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脱贫“快车道”。
这是一个发生在新时代的山区产业扶贫故事,这是四川省苍溪县80万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创造的产业扶贫样本。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工作重点县,2018年苍溪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9%下降至1.1%,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产业就业收入占比高达67.2%,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5%,产业带贫助困“磁场”效应日益凸显,红心猕猴桃、中药材、健康养殖三大产业集群向着“百亿元”目标加速发力,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之间呈现出“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
今年,苍溪将整体脱贫摘帽。这个位于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的川北山区县,是如何让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主渠道”的?如何实现增收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苍溪经验”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三园联动”:将贫困群众聚到致富产业上
面对基础设施薄弱落后、农村精壮劳动力外流等共性问题,近年来,苍溪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主抓手,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要素不断向园区集聚,一座座现代农业高地在苍溪拔地而起。
青龙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岳东、河地、运山、文昌等4个乡镇、20个村,2.82万亩红心猕猴桃蔚为壮观。2018年,通过“基地+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开发,该产业园带动园区内10个贫困村、750户贫困群众实现人均产业加就业收入8250元。
苍溪县县委书记张寿于表示,为了保证发展能力较弱的贫困村、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不掉队,苍溪在重大项目实施和产业资金使用上,都将扶贫带困作为重要的制度目标,逐步探索形成了“县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村建特色产业扶贫园-户建自强脱贫增收园”的“三园联动”发展路径。
2016年底,石马镇红凤村大刀阔斧改土建园,吸纳全村22户贫困户参与,按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技术、统一改土、统一种植和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模式,将山梁上的“荒坪坪”发展成了助贫解困的“金土地”,成为第一批建产业扶贫园的村子。
在微观层面,苍溪县按照户有1个自强园、1名技术明白人、1条接组通村产业路、1套旱涝保收水利设施的“四有”标准,激励贫困户建脱贫自强园自主脱贫。
2016年,文昌镇权家村3组贫困户权映昌在政策支持下,种植4亩红心猕猴桃,养殖3头猪和50多只鸡。权映昌告诉记者,去年猕猴桃初产卖了1.7万多元,养猪卖了5000多元,养鸡卖了2000元,全家实现了稳定增收脱贫。
据统计,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仅猕猴桃产业,苍溪全县就有1.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3万余亩,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如今,苍溪已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9个、村产业扶贫园69个、“自强农场”1.56万个,构筑起红心猕猴桃、中药材、健康养殖“三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晓鸣认为,“三园联动”模式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既避免了为扶贫而扶贫、零碎化发展“短平快”产业的不良倾向,又摆脱了一味追求迅速上规模而将贫困人口挤出的发展陷阱,既充分发掘了贫困户直接参与产业发展的增收潜力,又为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扶贫资源。
“三产互动”:把贫困群众嵌入增收链条中
#p#分页标题#e#在苍溪县陵江镇嘉陵路上,有一条电商步行街,聚集了苍溪县几十家农产品电商企业,融合了电商人才培训、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等众多功能,成为助推苍溪农特产品上行的强大引擎。
2017年“双十一”,苍溪举办首届电商节,27家企业、300余位个人网商在多个网络销售平台卖出1520万元农特产品,其中红心猕猴桃单品销售额突破400万元。
电商引领苍溪走上了一条更为宽阔的脱贫路。元坝镇芦溪村贫困户李文军通过村里的电商便民服务点把种植的核桃、藕、生姜等农产品卖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白驿镇岫云村贫困户通过村里搭建的“滴滴养猪”平台拿到了来自省会成都的订单——按农村传统方式为城市家庭饲养年猪。
苍溪的农特产品不仅越卖越远,而且产业附加值还越做越高,链条越来越长。一颗小小的猕猴桃,能玩出多少花样?酵素、含片、果酒、饮料、口服液保健品……走进苍溪猕猴桃加工园区,30多种猕猴桃深加工产品让记者开了眼界。
一个山区县的农业园区,能有多少看点?县城以西16公里,位于东青镇的寻乐书岩现代农业园区,是苍溪县第17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更是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紧邻县城的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则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梨文化主题公园。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让苍溪乡村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为贫困群众增收找到了新的着力点。
年加工处理猕猴桃3万吨、产值达8亿元的3个猕猴桃加工园区吸纳用工53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就达2400余人;苍溪本土成长起来的果王、毅力等猕猴桃加工龙头企业年吸纳本地1200余人务工,其中贫困户占了绝大多数,年人均务工收入达2.5万元以上;10个休闲农业旅游景区、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87家休闲农庄、215家乡村民宿,“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让全县800多名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
“机制带动”:为贫困群众装上增收“助推器”
根据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资源短缺、参与能力有限的实际,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苍溪从2014年起开始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和产业配套资金部分股份量化,分配时重点向贫困户倾斜。目前,全县试点村股权量化资产超过3000万元。
永宁镇金兰园区在推行股权量化分红时,将扶贫投入产业发展资金的20%计144万元折股给127户贫困户,这让每名贫困群众可以比普通群众多5.67股,由新型经营主体年终按股分红。贫困户们还承诺:在脱贫三年后将其持有的产业发展资金的20%量化股权收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村级扶贫互助基金,主要用于救助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或给新增贫困户配股。
苍溪县县长杨祖斌表示,财政投入的股份量化不仅奠定了贫困村和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保障了国家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惠及普通群众尤其是贫困人口,而且让从事猕猴桃产业的业主与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共促产业发展、共享发展效益。
2017年,苍溪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农业企业与农民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构建包括流转聘用、服务协作、订单合同、股份合作4种利益联结模式。在此基础上,各类针对贫困户的升级版联结机制被基层干部群众自发地创造出来。
#p#分页标题#e#石门乡中梁、三林、铧山三个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等资金649万元,打造规模化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649万元的总投资中,20%折算为村集体股,20%折算为贫困户的扶贫股,10%折算为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发展股,50%折算为941户农户产业发展股。”该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在苍溪县财政局公示的25个2018年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里,有22个都是实打实的产业扶贫项目,而注重构建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促进产业扶贫的持续发力是这些项目的最大共同点。(记者 张艳玲)
(责编:梁秋坪、刘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