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多措并举当好民营企业的“服务员”
上海12月17日(胡友军)“多措并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当好我们‘拉面大军’等各类民营企业的‘服务员’,我们的拉面人要大胆闯,努力干,遵纪守法,人人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模范。”12月17日下午,青海省人大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这样表示。当日,青海组织的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拉面店首场宣讲活动在上海举行。
青海省海东市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六盘山片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部分群众走出大山,开始在全国各地开拉面馆。
青海省人大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现场宣讲中央和青海省、海东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 胡友军 摄
11月1日,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为了将中央和青海省、海东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传达到省外就业人员当中,实现中央和青海省、海东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宣讲全覆盖,海东市成立了由省人大副主任、市委书记鸟成云,市长王林虎分别担任组长的宣讲团远赴上海、广州等地对从事拉面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宣讲。活动分为进店座谈,共建共讲、集中宣讲、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
52岁的马进云和儿子在上海新闸路地铁口经营着伊鼎鑫拉面店,120多平方的店铺收拾得精致而又极富民族特色,化隆拉面、特色炒面、风味拌面一应俱全,店内人来人往,生意火爆。
马进云的儿子前几天去重庆参加海东市组织的拉面经济经营人才培训没能赶上参加宣讲会,一大早,马进云便接到了儿子话,“下午去的时候,你用手机录上,我回来听,千万别忘掉!”。马进云说,儿子比他有文化,正在琢磨拉面店品牌注册和装修设计的事情,儿子想“搞大点搞好点”。
原定下午3点的宣讲会,不到两点半会场内500把椅子便座无虚席,除了海东的拉面人还有部分是闻讯而来的青海西宁、黄南、海北、海南等地的拉面人,场面异常热烈。
青海省人大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左一)同拉面人交流。 胡友军 摄
“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养老金怎么算?异地就医怎么报销?”、“海东招商引资和返乡创业扶持都有哪些好政策?”没有大话套话,大家伙一拉家常。海东市副市长张栋,海东市委副书记徐信阁,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开哇,青海省人大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就有关广大民营企业较为关心的就医、社保、子女入学、返乡创业鼓励政策、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中央和青海省、海东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等同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宣讲。亲切的乡音,朴实的乡情让现场不时响起热烈地掌声。
鸟成云介绍,目前,海东市群众在外开办经营的拉面店已达到2.72万家,从业人员达17.3万人。2018年全市拉面经济经营性收入154亿元,实现利润41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42亿元。可以说,拉面经济已经成为海东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致富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康面”。近几年,海东拉面人主动融入各地,涌现出了一批互帮互助、见义勇为的模范典型,传递了正能量。
鸟成云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面对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拉面经济如何发展?如何跟得上上海的发展步伐?如何在拉面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经营理念、品牌培育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这些问题,值得去深思、去解决。冷静分析现状,虽然有了小拉面店“铺天盖地”的现状,但是没有形成品牌店“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特色不“特”,亮点不“亮”,精品意识、品牌意识不强,甚至有的拉面店在利益的驱动下一味地迎合市场,把老本行丢掉了,更谈不上打造全国都能叫得响的品牌店、旗舰店。对此,应该有清醒地认识,并要有强烈地危机感。拉面经济只有转型发展、提档升级才有出路,需要不断打造精品店、品牌店,树立标杆,真正使拉面店“顶天立地”,才不会被淘汰,才能够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跟得上大上海的发展步伐。
上海市民族宗教局局长花蓓表示,海东党政部门组团走进上海,无论是去年的宣讲十九大精神,还是今年宣讲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都是了不起的创举。今年她在多次调研中对青海的拉面人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变化,经营理念的变化、生活观念的变化、精神面貌的变化,青海拉面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融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上海民宗部门也一定会为青海拉面人做好引导服务。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老家的领导就率团来上海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想起来跟昨天一样。这次,领导们再次来到上海,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真的感觉非常温暖,信心大增。我没有什么文化,但知道努力向上,老家的领导来给我们撑腰,到处给我们联系外面的领导支持我们搞拉面产业,我们在外面不能丢脸,我们一定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现在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哪有过不去的‘火焰山’。”53岁的拉面店老板马如海信心满满。(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