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强”医生的成长:睡觉不脱衣随时待命

网络 刘洋 2019-02-02 22:39  阅读量:14082   

  在医学领域里,比起内科、外科、妇产科,人们习惯把耳鼻咽喉科看作小学科、小领域。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赵长青,从35年前大学毕业选定该专业起,便靠勤奋努力逐渐成长为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专家。

  2018年4月中旬,赵长青作为特邀专家,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参加了有代表国内耳鼻咽喉科顶尖水平之称的“南复旦、北同仁”举办的两场高峰论坛,并作了《关于神经免疫机制研究的突破新进展及其对临床的启示》的学术报告。这一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凝聚了赵长青及其团队数十年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被作为顽固性过敏性鼻炎的经典治疗方法在国内推广应用。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文献报道,每100人中就有10人左右患此病症。患者发病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嗅觉失灵、睁不开眼、脑子麻木、头痛、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每接诊一位患者,赵长青都感到一种催促,催促他在探寻治疗方法的道路上快马加鞭。

  1992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赵长青就把研究方向定在了鼻科学方面。3年求学中,他做总住院医师一年,创下了8个月没有脱毛衣睡觉的记录,忙时一晚上要急诊做七八个气管切开手术,白天还要完成日常手术及文献查阅,余下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

  1995年,赵长青博士毕业后回到了鼻部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山西。回院后他引进并规范地开展了鼻内镜手术,以及各种鼻腔、鼻窦、鼻眼及鼻颅相关外科手术。

赵长青工作照。 任晓辉 摄

  对于严重的过敏性鼻炎,以往曾有学者采用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治疗,虽然炎症有所控制,但会带来严重的眼干并发症。赵长青从免疫学致病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先后5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大量实验数据支撑下,赵长青提出治疗顽固性过敏性鼻炎新的理论,并在神经导航仪精确定位下,为患者实行了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

  经长期临床观察,患者病症消失,无严重眼干等并发症。这一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得到业内同行认可并推广。目前,他已完成此类手术800余例。

  “现在有一个观点,认为不出事的医生就是好医生,我不这么看。固然,总出事的医生不是好医生,但因为怕出事总在一个平稳的圈子里兜,永远也不会有大作为。”赵长青认为,好医生应该是在扎实的理论、过硬的技术、高尚的品德支撑下,尽力为患者祛除病痛。

  18岁的女大学生王某,上初中时就不明原因出现持续性头痛症状。她一边上学,一边治病,却始终找不到病因。头痛病使她付出了高于常人数倍的艰辛,终于考上大学。入学后,她的顽固性头痛越来越重,不得不休学,后来她找到赵长青。

  赵长青整整研究了一天,查阅资料,对比检查结果,最终找到了病因——孤立性蝶窦炎。经过一个多小时手术,王某的头痛彻底消失,顺利重返课堂。

  赵长青厚厚的几本工作笔记,记录了他多年的工作感悟。手术部分,有他对重要手术的概述,自画的介绍图谱,手术注意事项等。他的办公桌旁放着一具头颅标本,这是多年来,在手术前设计方案时随时用的。他说,一名外科大夫,手术前必须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医生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中才能提升诊疗水平,比如门诊看病,面对病人渴望的目光,要在短暂时间依其零碎的主诉,提炼出疾病主要线索,靠的是专业技能、责任心、沟通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决策水平等综合素养。”赵长青如是说。

  11月20日,由中国名医百强榜研究院主办的2017—2018年度《中国名医百强榜》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评选结果揭晓,赵长青位列其中。(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