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呈现跨学科、跨国界新趋势

网络 刘洋 2019-02-02 22:42  阅读量:5416   

原标题: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呈现跨学科跨国新趋势

新华网南京11月30日 外国人对南京大屠杀事件认知情况调查、日本731部队军医博士论文研究、台湾地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性别视角下的“慰安妇”问题……30日,“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跨学科跨国界成为当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关键词。

本次研讨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吸引了约80名来自丹麦、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参加。与会专家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日军侵华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等相关主题进行了研讨。

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从日本军医的博士论文研究入手,发现了日本医学医疗界对侵华战争尤其是731部队的战争辅助。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研究所学者郭冠佑通过对多位逃难至台湾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采访,证明应激创伤对个体影响的相似性与长期性,如受教育程度较差,均为小学和初中学历;生活在底层,均为基层务工者;心理上还呈现出对现实妥协、利己主义者的特质等。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宗教研究系研究员何铭生(Peter Harmsen)则将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为中国平民建立避难所并挽救了上千人生命的义举,与丹麦抵抗德国占领运动的领导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辛德贝格在20世纪40年代到2010年的漫长岁月中被长期忽视,反映了公众对二战期间大屠杀事件的认知的局限。

“这次研讨会体现了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的转型与发展。”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执行院长、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随着南京大屠杀档案跻身世界记忆遗产,历史研究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进行跨界融合,开展国际合作成为趋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