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进取、奋发有为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兼顾需要和可能
编者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人民网“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从经济目标、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维度,集中采访一批代表和委员、权威专家、企业代表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提请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5%左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此背景下,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特别是经济增长目标备受关注。
多位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左右的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包括需要与可能,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接下来,要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目标?
体现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报告表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5日举行的国新办吹风会上解读,报告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而制定的。从当前需要看,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风险,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从长远来看,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大体要保持在5%左右的经济增速。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5%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5%左右的增长目标传达出一种信心,即政府有能力凝聚力量并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对人民网记者表示,确定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个浩大工程,需对各方面支持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配套行动及政策力度等做周密分析。5%左右的增长目标,不仅有条件实现,而且在社会预期偏弱的情况下,有振奋精神、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奋斗的积极作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文澜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基于我国处于的技术进步和要素积累阶段,在预期稳定、适度积极的宏观政策支持下,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
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强化政策统筹 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必须用好的关键工具。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落地诸多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报告中提出了很多重大政策,如果说将来中国经济遇到超预期的冲击,或者国际环境发生超预期的变化,我们的政策箱里还有储备工具。”黄守宏说。
报告强调,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赤字率拟按3%安排;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围绕财政政策,报告做出一系列部署。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背景下,本次报告又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去年以来,财政扩张更加注重对民生领域的倾斜,包括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在短期稳增长的同时,中长期有利于消费市场扩大,进一步释放我国规模经济潜力。
“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激发出经济增长更大潜能。”冯俏彬表示,从报告提出的财政政策看,积极态势明显,为稳增长做出了相应的资金安排。此外,要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绿色金融、中小微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冯俏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既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也需要改善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效,因此需要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同向发力。非经济政策定义广泛,跨部门政策协调难度较高,需要各项政策目标明确、行动协调、效益最大化。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本次报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提出“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突出重点品类、节庆时令,指导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年”系列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此外,围绕促消费,商务部还将重点聚焦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扩大服务消费两项工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