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业务格局正重塑多家公司重布阵、再选将
在去通道的背景下,券商资管业务格局正在重塑,总体呈现向主动管理转型、布局公募赛道等。同时,今年以来,除了积极设立或增资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外,券商资管子公司高管变动也愈加频繁。
头部化趋势显著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为5.25万亿元,环比微降1.12%,同比下降13.67%。
虽然券商私募资管总体规模在下降,但是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却持续回升,1月末为26105.35亿元,环比增长0.69%,占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比重为49.77%;相比之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26347.13亿元,环比下降2.84%,占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的比重为50.23%。
从具体产品布局来看,券商私募资管产品依旧以固收类为主。截至1月末,券商固收类产品规模为42628.19亿元,占比81.27%;混合类产品规模为4993.7亿元,占比为9.52%;权益类产品规模为4507.71亿元,占比为8.59%;期货和衍生品类规模为322.88亿元,占比为0.62%。
从产品设立情况来看,今年1月份,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共设立541只,合计设立规模为321.13亿元,为去年8月份以来规模新高。其中,集合资管计划共备案221只,单一资管计划共备案320只。券商持续发力主动管理,集合资管计划合计备案规模为230.13亿元,占比71.66%;单一资管计划备案规模合计为90.99亿元,占比28.34%。
截至1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业务平均规模为546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229亿元。其中,管理规模大于2000亿元的券商有6家,管理规模在5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的有18家,规模在2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的有27家,规模在3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的有24家,规模在0亿元至30亿元之间的有21家。
近日,国海证券2023年年报显示,其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0695.85万元。对此,国海证券表示,券商资管行业“头部化”趋势进一步显著,券商资管子公司审批加速,在券商资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的趋势下,设立资管子公司并申请公募牌照,成为券商资管业务的重要战略布局。对于中小券商资管机构而言,依托券商的全牌照综合服务平台,以固定收益作为基本盘,着力开发机构客户,打造特色化产品线,以“小而美”作为经营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成为破局关键。
新设、增资动作频频
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财通资管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至5亿元。对此,财通资管表示:“股东增资意在推进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
据梳理,目前券商资管子公司数量已增至30家,还有多家券商正在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同时,也有券商母公司对资管子公司进行增资,加大投入。
此外,今年以来,券商资管的高管变动也十分频繁。1月8日,海通资管发布公告称,裴长江因工作安排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由路颖接任。1月29日,华泰证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华泰资管总经理聂挺进因个人原因辞职;2月底,华泰证券称,聘任江晓阳担任华泰资管总经理职务。2月2日,申万宏源资管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及总经理均发生变动,原总经理李琦升任董事长,袁锦则由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3月12日,长江资管称,原董事长高占军因工作调整离任,原总经理杨忠升任董事长,并代任总经理。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券商资管高管变动频繁,确实可能与券商资管战略转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券商私募资管规模持续压降的背景下,券商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发力公募赛道则成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因此,高管的变动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战略转型,推动公司在公募业务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