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老将何晓斌决定再战斗一次
资本市场,几度浮沉,总把新桃换旧符,40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一个个大佬浮起潮落。但对于何晓斌来说,属于他的传奇仍在谱写。
5月中,何晓斌就任港股上市公司IGC执行董事;5月底,上市公司便发布公告称,拟以3000万美元收购新加坡的一家金融公司,而这也将何晓斌重新放在公众的聚光灯下——何晓斌是IGC的唯一的一名执董,此项并购案距离其担任执董仅有一个月之遥。
何晓斌并非藉藉无名之辈,作为证券市场的老兵、中国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之一,曾先后担纲国泰君安期货董事长、国泰君安证券董事会秘书和国泰君安资管总裁,后转战任华鑫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金融专家。
如今,在60岁耳顺之年,作为资本市场老将的何晓斌决定再战斗一次,并将主战场放在了IGC。
公开资料显示,IGC是中国AI量化交易的引领者之一,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金融交易领域,并探索金融各品类市场与算法的深度结合,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交易服务。
AI浪潮正在席卷全球。2023年,GPT掀起AI大模型的革命,在消费端各种应用喷薄而出之际,AI场景化应用的大火开始蔓延到金融交易、制造与能源等行业的神经末梢,三百六十行都在被AI重塑。
拥有自己研发的量化交易系统的IGC,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将AI交易技术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2023年4月,公司正式发布公告,将未来的企业战略重心放在人工智能交易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2024年1月,IGC成功收购Deep Neural Computing Company Limited的全部股权,进一步提升其在AI算法技术领域的实力。
DNC是一家专注于深度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分布式计算及量化交易算法研发的公司。公司主要为投资基金提供服务,包括通过前沿科技、分布式神经网络算法及稳健的风险管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援,在被收购之前的1年3个月时间里,公司净利润超过3000万港元。
据Reportlinker报告,全球AI金融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428.3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494.3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层面,据艾瑞咨询统计预测,2021年内地AI+金融核心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296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人民币677亿元,到2026年,核心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666亿元,CAGR为17.6%,带动相关产业规模人民币1,562亿元,CAGR为18.2%。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交易技术将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主流。IGC的交易技术研发和商用,有助于其在未来的金融科技革命中走在前列。”久兴投资基金经理王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值得关注的是,在宣布向AI交易技术转型、收购DNC之后,加之此前的厚积,IGC在算法及客户服务领域开始结出硕果。
据悉,在算法研究方面,IGC成功研发了多款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交易算法,这些算法能够实时分析市场数据,捕捉交易机会,实现快速、准确的交易决策。
在业务应用方面,IGC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这些服务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还为客户带来了更高的投资回报。此外,公司还针对不同的投资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的算法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资产增值。
值得一提的是,IGC在专户理财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司全资子公司早在2021年便与香港某知名企业旗下子公司签订了以算法主导的短期专户理财服务协议,涉及约1.8亿美元的资金管理。在短短三个月内,公司便为客户创造了约590万美元的收益。
资本市场亦对IGC的转型展示出强烈兴趣。自2023年4月宣布转型至今,IGC的市值已经翻了一倍,最高时涨了6倍。
新近IGC亦有利好消息。6月17日,拥有全球最大综合交易平台的Saxo Bank与IGC合作,计划在交易技术授权许可和资产管理方面促进双边互惠合作。Saxo管理超过100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每日处理超过200亿美元的交易量,涵盖外汇交易、差价合约、股票、ETF、期货、期权和债券的交易。
双方的合作,对盛宝银行而言将会在其久负盛名的金融科技系统里,用AI进行重塑,加厚其本已站在高山上的产业竞争力;对IGC而言,不仅为AI训练大模型聚拢起高质量、大规模、多样性的数据,同时亦为其2024年的业绩腾飞添加燃料。
翻查资料,何晓斌在华鑫证券时期的主要政绩,便是积极推动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和应用,强调金融科技对于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市场普遍认为,何晓斌的加盟,其在金融领域的深厚功底,以及在金融科技领域展现出的前瞻性和领导力,将为IGC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并在金融科技领域占据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