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康县:一颗天麻的掘金之旅
眼下,陇南市康县万余亩在“绿水青山间”中孕育出来的林下天麻,迎来了丰收。山间地头,麻农们围绕天麻,采挖、分拣、加工、销售……忙地不亦乐乎。
近年来,康县从天麻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天麻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小小天麻,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育好一颗天麻——优育优种促增收
初冬,清晨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康县阳坝镇天麻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里,树木郁郁葱葱,金黄的树叶铺满林间的土地。
一大早,基地负责人赫金全就带领几十个村民来到林下天麻种植基地,开始采收天麻。
小心地挖开落叶和腐殖层,一个个胖乎乎的天麻被挖出来,抹去黑泥,捡进背篓。“今年我们一共种了350亩,管护的比较好,再加上林下的环境适合天麻的生长,预计能收50吨。”赫金全高兴地说。
阳坝镇人工种植天麻历史悠久,天麻品质优良。近年来,阳坝镇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种植,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发展240亩天麻,总生产规模达290亩。
优良的种子是天麻产业发展的“芯片”。2017年由赫金全牵头成立的聚康源天麻育种基地,狠抓品种培优,成立至今持续探索天麻繁育之路。“咱们天麻品质这么好,除了生态环境以外,最重要就是咱们天麻种子。”拥有多年育种经验的赫金全介绍说。
近年来,聚康源天麻育种基地采用林下育种和连栋温室层架式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现代化育种技术想结合的方式,破解了传统天麻种植“种一地、换一地、歇三年”的难题,还确保了天麻种源纯正、高产稳产,让天麻的品质从源头上就有保证。
据了解,基地每年为麻农提供优质天麻种子5万斤以上,提供就近务工岗位50余个,实现联农带农年均收益达207万元。
“我们利用‘好资源’孕育‘好品种’,再把'好品种’转化为‘好品质’和‘好品牌’,争取把天麻这一‘土特产’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康县菌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广孝说。
近年来,康县重视发展天麻产业,大力投入资源,加强科技研发,推动天麻种植,育种朝着规模化、标准化迈进。目前,全县天麻主产区涉及7个乡镇61村,麻农 5000余户,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近两年亩均收入达6万元以上。
吃透一颗天麻——精深加工提效益
一颗天麻,究竟能够加工出多少种产品?
三河镇农业产业园区给出的答案是:近20种!
日前,走进位于三河镇农业产业园区的康县鲜意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远远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分拣、清洗、蒸煮、切片、烘干,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活着,在生产车间内,清晰地看到了一颗天麻的裂变之旅。
而天麻在加工的过程中也被“吃干榨净”,多元化发展。
紧抓“药食同源”契机,开发即食天麻、保鲜天麻、天麻蜜饯、天麻挂面、天麻压片、天麻酒等产品,使得天麻的身价倍增,产品价格覆盖几十元至几千元之间。
同时精深加工,从天麻中提取出天麻粉,使之身价飙升。“以前按‘吨’卖,现在论‘斤’卖,每斤天麻粉的价格在500元左右,大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鲜意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利军介绍说。
近年来,康县把提高天麻附加值作为提升经济效益的引擎,持之以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农产品由“初字号”向“精字号”转变,从“单一种植”到“接二连三”,全力做好产业增值大文章,推动天麻产业由单一向现代化、生态化、集聚化发展。
目前,全县有天麻种植、加工、销售企业近20家,首家百万袋(瓶)“两菌”生产企业投产运营,天麻粉、天麻酒、天麻挂面、天麻蜜饯等精深加工产品远销全国,2023年天麻产值达3.5亿元。
如今,康县用精深加工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天麻系列产品的市场大门,让一款款系列“土特产+”成为火热潮品,为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优一颗天麻——精琢细磨树品牌
康县天麻,养润天下。
一直以来,康县天麻以品质上乘、绿色健康、药食同源等优势成为周边消费者选购的“山珍宝贝”。
但站在新的发展征程上,作为兼具药食双效的名贵“山货”,该如何进一步借力东风“乘云”出山?
产业要发展,品牌是关键。近年来,康县聚焦打响“康县天麻”品牌,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力争实现康县天麻出山“破圈”。
结合康县美食文化,在融合天麻口味的同时,借鉴了多种料理方法开发出多款天麻菜品,打造出了极具康县味道的天麻宴、天麻小吃,成为康县对外宣传的一张特色美食名片。
通过参展组展、宣传推介,积极组织授权企业参加全国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提升品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我们以‘康县天麻’品牌为核心,依托‘陇货入陕’‘陇货入珠’等活动以及电商企业平台触网宣传,实现了天麻产品线上推广、线下融合发展,产业品牌化路径越走越清晰。”康县菌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广孝说,目前“康县天麻”远销广州、上海以及韩国等地,实现生态效益、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三丰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