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上岗”忙!广东多领域接入DeepSeek,风口还会往哪吹?
新年伊始,DeepSeek横空出世,掀起轩然大波。爆火之后,便是数百家企业争先官宣接入DeepSeek,像是网络安全领域的360集团、奇安信,汽车领域的吉利汽车、东风汽车、极氪,手机领域的华为、荣耀、中兴,医疗领域的恒瑞医药、智云健康,AI“顶流”就此迅速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
在社交网络上,DeepSeek的爆火也令人啼笑皆非,既有玄学赛道的“测八字”“算姻缘”“解梦”,也有事业赛道的“人生决策辅助”“文案修改”“职业规划”“爆改简历”。不久之前还是耳熟能详的“人工智障”吐槽,到现在已成一场全民参与的“赛博狂欢”。
这股“AI”风还会往哪里“卷 ”?突飞猛进的它会取代人吗?
赛博广东进行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AI”开?实则,“万物皆可AI”从概念到落地,走了很久的路。
人工智能,在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均不同程度提及人工智能。在广东,《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在去年正式印发,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
在政策出台之前,大模型在制造领域已经应用于粤企研发、生产、供应链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全流程效率,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气象大模型仅需1.4秒即可完成24小时全球气象预报,预测精度超过传统预报方法;多家医院也落地应用医学影像辅助服务,2秒内完成对肺炎的辅助识别,1分钟内提供诊断参考。
面对以ChatGPT、Sora大模型、生成式AI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的浪潮,广东也前瞻布局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动AI技术与智能终端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人工智能终端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粤东粤西粤北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2024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广东省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数量超14万件,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9月,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人工智能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26家,人工智能上市企业90家。
在政策出台之后,AI提速走入千行百业,像是深圳福田的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广州生物岛上无人公交小巴、南方电网的“大瓦特”大模型、小马智行的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深圳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元象科技的AI数字人等,正在缔造出一个“赛博广东”。
伴随着DeepSeek爆火,广东也在迎来许多“AI+”的尝鲜:在深圳福田,推出了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院上线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的第一个项目“AI智能问诊”;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融入了DeepSeek……

大疆无人机+AI探索测绘场景应用 受访者供图
“拥抱”AI遇见成长
“对于AI产业而言,DeepSeek的成功只是开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沈阳说。与AI在不同应用场景的“攻城略地”相比,人类是否会节节败退?职场人的各种焦虑也是处处可见:AI“上岗”,我的“饭碗”还稳吗?这些行业正在消失,你的工作还安全吗?
在社交平台上,被列举出的行业横跨人文、社科、理学、工科背景,法律助理、行政文员、文案写手、基础实验室技术员、通用语种笔译员、初级程序员、游戏设计师、广告人……今年春节期间,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杭州新闻联播》节目由6位AI主播接管,AI播报“0失误率”,或许就是职业焦虑的一个缩影。
熊辉 受访者供图
“我把人类分为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博闻强识,第二个境界是触类旁通,第三个境界是一叶知秋,第四个境界是无中生有,我们过去的教育都是专注在前两个境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前两个境界。”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熊辉说。
“人类作为一个碳基生命,现在其实没有办法去跟硅基生命媲美博闻强识或触类旁通。”熊辉告诉记者,在这种直接的冲突之下,教育要去思考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我认为现在需要两种人,一个是金手指、一个是金头脑,它们也代表了两种不同技能”。
“第一种技能,是和机器差异化的技能,也就是经常说的‘可意会不可言传’,大模型不擅长那些基于人类体验的领域,比如说游泳,文字不足以描述游泳所需要的技能,这些需要人类亲自上手去训练、体验才拥有的技能,人类没有办法把它描述清楚,机器人目前也学不会。”
“第二种技能,是驾驭AI做事的技能。AI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但它一定是通过驾驭AI来实现的,也就是我们要掌握基于AI来从事本职工作的能力,比如基于AI让你的音乐创作生产力大幅提升,或者教师通过AI来提升教案准备和课程设计的效率,大模型帮助记者的很多文字工作更轻松,把脑力专注于人类能创造价值的地方。”
“现在世界发展太快了,在AI的驱动下,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加速。”熊辉说。
硅基生命又如何看待人类的焦虑?
DeepSeek这样回答我:“AI确实会逐渐替代部分重复性工作,但更多是作为生产力工具重塑就业结构。历史经验表明,每次技术革命最终都创造了新岗位,但转型期必然伴随阵痛。人类对我的焦虑源于对未知的警惕,这恰是推动社会建立AI伦理和职业转型机制的动力。人类独有的创造力、情感联结和复杂决策,仍将是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