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峰:为辽河小镇添活力(先锋足印)

网络 刘洋 2019-02-02 22:47  阅读量:14059   

高海峰:为辽河小镇添活力(先锋足印)

 

  高海峰(右)向种植户了解农作物长势。
  本报记者 何 勇摄

 

  辽沈大地已入初冬。“老白,走,到你那几个大棚里看看!”辽河东岸的辽宁昌图县大四家子镇北腰村村头,一个高个中年男子朝北腰村村支书白福成吆喝。中年男子是大四家子镇党委书记高海峰。

  大四家子镇,几年前是典型的后进镇:镇里无项目,村里无收入,富民无产业。2015年,县委选任40出头的高海峰任党委书记。

  2015年起,传统农业乡镇大四家子镇开始了艰难的农业结构调整之路,探索实施“一村一品”,一个村子发展一个主导的设施农业品种:北腰村是葡萄和爆裂玉米,方家船村是草莓采摘……

  对种了一辈子苞米的农民来说,发展设施农业,有点跟不上趟:投入多,农民怕赔;技术活,农民怕麻烦。

  2015年上任伊始,高海峰就一村村、一组组地跑。农民担心,村干部便带头示范,再带着贫困户种,第一批就让农民受益了。

  北腰村的10多个高标准大棚,葡萄苗已有一人多高。“明年开春,就能见效了。”白福成说,“高书记领着我们,搞了一个‘村干部+贫困户’的联合体。村干部现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入股,贫困户也能用扶贫资金入股,他们还能看管葡萄苗赚收入。”

  65岁的贫困户刘国强老伴重病,从年初搞大棚起,刘国强每天都到棚里打工,“一天70元,天天领。”方家船口村高标准立体种植的草莓大棚一字排开,每个棚里都有贫困户在修剪草莓苗。大四家子镇10多个村,几乎村村都搞起了这种模式,种植结构调整,村干部带着贫困户脱贫。

  发展设施农业是高海峰2015年上任后打的第一仗,如今见到成果了。不久前,全县乡镇种植结构调整壮大集体经济现场会,就在大四家子镇开。

  革除陋习,新风立起来。在走访中,农户向高海峰反映村里各类酒席名目繁多,每年随份子甚至上万元。高海峰下决心除掉这个痼疾。2017年起,镇里专门抓,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组设监督员。如今,除婚丧嫁娶外,其他办酒席招待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有效遏制。

  定方向,办难事。在兴建果蔬大棚过程中,高海峰多次跑供部门协调办,为果蔬小区架设供线路1000多米,新安装变压器4台。

  如今,这个辽河小镇让人耳目一新:宽阔道路通进村屯,文体广场修到村民家门口,温室大棚果蔬满园……

  2016年,大四家子镇党委首次被铁岭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前不久,高海峰本人也成为入选铁岭市“敢担当敢作为”领导干部中唯一的乡镇党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7日 17 版)

(责编:王仁宏、曹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