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北贫困村”除夕话“找北”
新华社哈尔滨2月4日(记者王春雨、杨喆、齐泓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空气中,窗外红灯笼掩映下,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这个除夕,对昔日中国“最北贫困村”——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红村的脱贫户关永昌来说意义非常,差点返贫的他,终于找到致富的“北”。
“去年开春播下3袋种子,到秋只收获3袋粮食,遭了水灾差点返贫。”关永昌一边拉着记者进屋,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地处中俄边境的北红村位于中国最北端,曾是省级贫困村,常住人口1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50户。虽然在2015年摘帽,但直到2018年底,北红村建档立卡户才全部脱贫。
关永昌的妻子有病,三个孩子中两个残疾。由于江河涨水淹了田,他种的27亩地,收成加起来不到一千斤。
“那会儿人都懵了。”关永昌说,一筹莫展的时刻,扶贫干部来了。圈里的猪没销路,扶贫干部直接拉走,不几天把三千多元卖猪款塞到他手里。关永昌还从村里的生猪养殖扶贫项目中分红两千多元,再加上国家给的八千多元农业补贴,他眉头上的疙瘩熨平了。
虽已渡过难关,但关永昌远不满足。“在最北村庄住了40多年,我才找着致富的‘北’——养土猪。”他说,今年想养8头土猪,让来北红村“找北”的游客尝尝绿色猪肉。“技术有村里的养猪项目打样,销售有扶贫干部帮扶,准行!”
同样找到致富“北”的还有脱贫户李桂英。“我家老宅地势低洼,一下大雨整个房子就‘漂’在水里。”李桂英说,2017年,她享受了金融扶贫贷款政策,再加上亲朋好友帮衬,盖上160平方米的新房,开起“福利农家院”。
“我这农家乐一年能挣万八千的。”李桂英的话音刚落,她爱人张福利不干了。
把手里的炖小鸡撂在餐桌上,张福利扬起眉头说:“咋也能挣两三万。你看除夕这桌菜里的小鸡、笨猪,都是我养的,不卖,全留着自己吃,不挣钱敢这么‘造’吗?”
李桂英还不买账:“吃喝是不愁了,可咱家还有不少‘饥荒’(外债)呢?”
张福利说:“客房从大年初二就上人,照这个势头,再干一两年准能翻身。”
李桂英抿嘴笑了,不说话,倒酒。张福利端起酒杯说:“明年你们再来,看我是不是忽悠?”
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公益岗位安置……漠河市扶贫办主任王国欣说,寻找适合的带动产业,是防止返贫的重中之重。为此,去年漠河市财政局、发改局等五家单位帮扶北红村,全村实施了10个扶贫项目,总投资729万元。
“村里给房让我开商店,我要讲诚信,好好经营。”脱贫户冉庆春信心十足。
“我要种地,开山货店,还想办个小农家乐。”脱贫户单连柱胃口不小。
“我和老伴年纪大干不动了,但有低保兜底,我们要养好身体。”脱贫户张建山愿望朴实。
烟花绽放,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小巷里回荡,冰灯闪烁,游客和北红人对着手机摄像头高喊“找着‘北’了”。这个中国最北小村,在期待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