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号”预计超期工作2年以上 展开更多国际合作
1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将2018年度纽科姆·克利夫兰奖颁发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多机构研究团队,表彰他们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完成一项“壮举”: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为建立下一代安全通信网络奠定基础。这是克利夫兰奖设立90余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学成果。
代表团队领奖的“墨子号”量子卫星纠缠源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印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2016年8月升空的“墨子号”已完成量子密钥分发、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三个预定任务,未来计划与意大利、俄罗斯、瑞典和南非等国开展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印娟说,“墨子号”量子卫星团队对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欢迎更多国家的研究团队加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研究中来。
2017年9月,中国与奥地利科学家借助“墨子号”卫星实现了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共享,并基于共享密钥成功实施世界首次量子保密的洲际视频通话。“墨子号”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入选了美国物理学会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据介绍,未来三至五年,中国研究团队有能力基于“墨子号”技术发射数颗体积小、重量轻的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卫星,这些小卫星或许只有数十千克,比“墨子号”小一个数量级,它们可以形成一个星群,实现更高效的量子保密通信,满足政务、能源、金融等领域保密通信需求。
印娟说,从更长远看,团队还将攻克信号衰减等科学难题,发射高轨道量子卫星,实现更广范围甚至全天时覆盖,与地面光纤网络共同形成天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打造“量子互联网”。
美国科学促进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组织,是综合科学刊物《科学》杂志的主办者。设立于1923年的克利夫兰奖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历史最悠久的奖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