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冀南农村的“脱贫经”
【新春走基层】一个冀南农村的“脱贫经”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记者李志强)“海维过年回来了!回来了!”2月1日,在河北魏县北皋镇杨柴曲村,村民杨文章两口子看到儿子杨海维有些激动。过去由于家里贫穷,杨海维在大学期间的假期里总是忙于打工,多年都没回家过年了。去年,大学毕业的杨海维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家里也实现了脱贫,今年杨海维终于回家过年了。
“靶向治疗”送实惠
“现如今,老杨家这贫困户帽子甩掉了,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春节前,从邯郸冀南新区到杨柴曲村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贾向东和村支书杨俊廷挨家挨户走访慰问群众,来到杨文章家。“过年了,咱还得记着注意安全,、煤气和火都要注意,亲戚来了要少抽烟少喝酒,别打麻将过度娱乐。”贾向东看到杨家人都在场,再三叮嘱他们。
图为杨柴曲村村史馆外景。新华网记者 李志强 摄
杨文章这个一家之主身患多种慢性病,前些年大儿子杨海闯夫妇俩在外打零工收入不高,次子杨海维上大学没有固定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扶贫工作队在了解到杨家情况后,对症下药帮扶脱贫,杨家的日子从此变了样。
杨俊廷介绍,2018年,扶贫工作队为杨文章安排了工作量不重的公益岗位,让他当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300元收入。杨海闯回到村里,参加了技能培训,又在扶贫工作队介绍下找到了在县城开车的工作,月收入有5千元。为保障杨家持续稳定地增收致富,扶贫工作队又帮助杨家申请加入了全县产业扶贫项目密植梨种植工程,以土地入股,并参与种植劳动,等梨树挂了果,产业有了收益,就可以参与分红。杨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希望,也越来越有味道了。
精准扶贫暖人心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从2017年7月驻村第一天起,扶贫工作队就一头扎进村里,在村“两委”的配合下进行了一场村情户况大走访,挨家挨户摸透实情、宣传政策,对老百姓的困难、期望他们都一一记在心上。
村民杨五成家的屋顶破旧,工作队就请人帮他修缮一新;杨运广家临街的院墙年久失修,工作队获悉当天就动手帮他翻砌了新墙,并粉刷一新……一件件温暖人心的实事,让工作队慢慢“驻”进了村民的心里。
马廷俊家里有百岁老母和九旬岳母常年卧病在床,四个孩子一个早逝、一个残疾,马廷俊夫妻俩疾病缠身,平时仅靠打个零工赚点微薄收入。
2017年马家发生火灾,扶贫工作队联系保险公司,为马家争取赔偿金,并对马家的破损房屋进行了修缮加固。去年,马廷俊得了胃病,工作队主动联系县医院专家对其进行会诊,病情稳定后又主动联系邯郸市专家,帮助其进一步治疗。扶贫工作队还为马廷俊妻子任伟叶协调了在镇里保洁公司上班的工作,每月能收入700元。
图为位于杨柴曲村休闲文化广场中的戏楼。新华网记者 李志强 摄
“扶贫路上决不能落下一人”
经过半年的努力,杨柴曲村全村只剩下了最后两户贫困户。“扶贫路上决不能落下一人!”贾向东的任期原本到2018年3月,但是为了完成全村脱贫的目标,他主动申请将任期延至了2020年年底。扶贫工作队队员坚持每周六回家,周日上班,村里如果有事就在村里过节假日。
产业是扶贫之本。扶贫工作队借鉴邯郸成功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村里建成了主要生产劳保服装的“扶贫微工厂”,带动村里40余人就业,吸纳贫困群众11人,人均增收1800余元,让困难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脱贫增收。
建造文化广场1个、村史馆1处,打造游园7处,安装太阳能路灯405盏,发展产业项目8个,帮办民生实事60余件……杨柴曲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心里敞亮了。
2018年年底,随着最后2个贫困户3口人脱贫,杨柴曲村53个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