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中国航天后继有人
来北京开会的前一周,徐立平刚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大热的中国科幻影,其中通过发动机把地球推出太阳系的“脑洞”让他大呼过瘾,他甚至对记者说,唯一的遗憾是“影院屏幕有点小”。
“冷静”过后徐立平感叹,老百姓的追捧反映出对航天事业的关注,这背后离不开中国航天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载人航天发射到首次登陆月球背面,这简直是爆发式发展,本身就很‘科幻’。未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相信年轻一代航天人会不断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徐立平是中国航天四院的一名一线技术工人,他的工作就是对填有高能量推进剂的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进行整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由于这个工种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后续人才上哪找曾一度是徐立平的担心。
火药如何“雕刻”?在航天固体发动机上“动刀”,0.5毫米是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产生三千摄氏度高温。在火药整形这个世界性难题上,目前还无法完全用机器替代。
从1987年步入航天行当,今年已是徐立平在一线工作的第32个年头。经他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为了杜绝安全隐患,他还发明设计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多次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命名为“立平刀”。
“我们这行要求胆大心细,胆子太小哆哆嗦嗦干不成,心思要细,干活不能抡大锤,补多一点都有可能酿成大错。”徐立平说。
去年第一次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提议,当前中国航天科技等高技术行业的产业工人紧缺,大多数职业教育学校没有设置此类行业,应设置区域性培训基地来弥补人才断层。
徐立平的这一建议已“落地开花”。去年4月,他所在的中国航天四院7416厂成立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得到西安市人社局的经费支持,徐立平的车间班组就新进了六个“90后”成员。“年轻人很有特点,他们脑子灵活,对从事航天事业非常有自豪感。”
不过,由于从事航天一线技术操作强度大,加班加点是常态,玩心大的年轻人也会稍有倦怠。“有压力是好事,感受到身上的压力才能把工作做好,年轻人也要得到鼓励,不至于被压力打垮。”
影《流浪地球》的大热更是让徐立平对年轻一代充满信心,因为在他看来,年轻人只有关注航天事业,才有可能选择加入航天事业,从而加快中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类似科幻影等航天科学知识的普及很重要”。
今年徐立平的建议仍然有关航天发展。他说,航天事业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